首页> 中文学位 >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Q市S小学为例
【6h】

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Q市S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缘由

1.教育微观公平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追求

2.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

3.当今小学教师公平意识薄弱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课堂观察法

4.访谈法

(五)研究思路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微观公平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二)理论依据

1.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3.霍耐特的承认正义理论

二、调查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工具

1.课堂观察表

2.学生问卷

3.访谈提纲

三、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分析与总结

(一)小学教师课堂语言行为分析

1.教师课堂语言类型

2.教师课堂语言表达方式

(二)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分析

1.教师课堂提问对象

2.教师课堂提问类型

3.教师课堂提问区域

4.教师课堂叫答方式

(三)小学教师课堂反馈行为分析

1.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类型

2.教师课堂反馈行为对象

(四)小学教师课堂等待行为分析

1.教师课堂等待行为类型

2.教师第二等待行为

3.小组合作环节的教师第一等待行为

(五)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总结

四、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公平缺失的原因探析

(一)学校大环境的制约

1.校园公平文化氛围营造不足,难以创造公平的环境

2.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较为单一,缺乏评价的广泛性

3.班级规模过大,有碍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1.教师课堂公平意识淡薄,对课堂公平认识不足

2.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缺乏教书育人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认识

(三)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

1.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2.小学生公平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

五、微观公平视角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策略探析

(一)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础是学校

1.立足学校文化构建,推动学校内部公平

2.构建使教师获得尊重和平等权益的教师评价体系

3.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

(二)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是教师

1.营造平等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2.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3.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淡化应试功利之心

4.教师克服认知偏见,提高教学公平意识

(三)优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落脚点在学生

1.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维权意识

2.建立学生维权机制,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魏雪倩;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齐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40F8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