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意论视角下汉英交替口译研究——以中国气候变化新闻发布会为例
【6h】

释意论视角下汉英交替口译研究——以中国气候变化新闻发布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searches o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2.2 Researches on Chinese-English Conference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3.2 Deverbalization Hypothesis

3.3 Triangular Model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Introduction to the data

4.2 Comprehension

4.2.1 Linguistic understanding

4.2.2 Cognitive complement

4.3 Deverbalization

4.3.1 Lexicon conversion

4.3.2 Sentence reconstruction

4.4 Reformulation

4.4.1 Explicitation of textual meaning

4.4.2 Language coher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展开▼

摘要

释意理论是国际社会诞生的极具影响力的口译理论,对我国口译研究和口译实践都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口译在国家间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释意论为理论指导,以201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汉英交替口译为例进行分析,意在发现译员在汉英交替口译过程中对释意理论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未来的口译研究和口译实践的启示和指导。  本论文以释意论为指导,对本次新闻发布会中的典型的口译实例进行分析。根据释意理论口译过程三角模式的三个阶段,即意义的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意义的重新表达分别进行实例分析。“意义的理解”阶段,从语言的理解和认知补充分析理解阶段的重要性;从词汇和句子层面说明怎样实现“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必要性;译语的连贯自然和语篇显化两个角度对“意义表达”阶段做了分析研究,突出了这一阶段在口译过程三角模式中的关键性。研究表明,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百科知识,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强大的认知能力,才能保证理解的准确,才能有其后意义的忠实传递和口译任务的顺利完成。实现意义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使其不受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产出符合目标语听众的译语。重视译语的连贯自然和语篇意义显化,也使译语自然流畅、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只有当译员充分实现正确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连贯表达三个步骤,才能顺利完成交替口译的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