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毛竹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6h】

毛竹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术语及略语表

1文献综述

1.1植物性物质抑菌活性的研究

1.2竹类资源及其利用

1.3竹提取物及其利用

2 引 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4.2 毛竹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4.3 毛竹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不同柱层析流份的抑菌活性

4.4 毛竹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不同柱层析流份的薄层结果分析

4.5 毛竹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检测

4.6 L10中纯化物质的抑菌活性

4.7 化合物结构鉴定

5 讨 论

5.1 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5.2 毛竹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5.3 毛竹提取物的应用前景

6 结论

6.1 毛竹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6.2 毛竹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

6.3 毛竹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

6.4毛竹提取物中抑菌活性成分的鉴定及活性验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小麦赤霉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毛竹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对毛竹提取物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的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获得毛竹提取物,并以小麦赤霉病菌等为供试病原菌,研究了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毛竹提取物对不同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毛竹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的48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100%、75.12%、60.66%;对苹果轮纹病菌、梨黑心病菌、葡萄灰霉病菌的菌丝抑制率均小于50%。毛竹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为25.2mg/L(y=19.490x+0.8403,R2=0.9926)。
  2.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获得毛竹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组分,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供试病原菌,评价了毛竹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组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48h抑制率为100%;石油醚萃取组分的菌丝抑制率为35.74%。可见,毛竹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供试病原菌抑菌活性明显强于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为18.4mg/L(y=17.498x+17.794,R2=0.9359)。
  3.对毛竹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组分进行柱层析分离,共得到8个流分,以小麦赤霉病菌为供试病原菌,评价了乙酸乙酯萃取组分柱层析不同流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硅胶柱层析不同流分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第一流分(K1)、第二流份(K2)、第三流份(K3)和第四流份(K4)对小麦赤霉病菌的48h菌丝抑制率均为100%;K3和K4对小麦赤霉病菌的72h菌丝抑制率也均为100%,K1和K2则分别为81.95%和76.39%。
  4.通过薄层检测,以竹叶黄酮纯品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等4个主成分的标准品为对照,通过薄层检测,发现K2、K3、K4的成分不同于上述4个竹叶黄酮的主成分,K5、K6、K7主要成分为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以高活性的K3流分为对象,通过凝胶柱的分离、获得活性成分S10,该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等结构鉴定,确定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Trans-p-hydroxy cinnamic acid)。以小麦赤霉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反式对羟基肉桂酸标准品为对照,验证了S10对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0mg/L的S10和标准品对小麦赤霉病菌的72h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3.43%和81.7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与S10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0.80mg/L和11.02mg/L。作者认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是毛竹提取物中重要的抑菌活性成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