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案工作介入提升害羞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以深圳市M社区A个案为例
【6h】

个案工作介入提升害羞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以深圳市M社区A个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害羞儿童

2、人际交往能力

(四)理论基础

1、社会学习理论

2、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五)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参与观察法

二、接案与问题评估

(一)接案

1、接案背景

2、案主的基本情况

3、接案

(二)问题评估

1、存在的问题

2、害羞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的原因

三、实务实施过程

(一)方案

1、方案设计

2、方案总目标

3、工作计划与步骤

(二)具体过程

1、“提升自信心”活动

2、“易书会友,让图书漂流”活动

3、“母亲节发饰DIY”手工活动

4、“大手拉小手”姐妹大作战活动

5、亲子手语学习手工坊

(三)个案效果评估

1、案主满意度反馈

2、服务效果评估

3、社工服务评估

(四)结案

1、结案过程

2、后期跟进

四、建议

1、家庭方面

2、学校方面

3、社工方面

(二)社工在介入时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社工的个人主观看法影响对服务对象的判断

2、避免产生移情与反移情

3、注意结案后的跟踪与回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成长分为八个阶段,任何年龄段的失误都会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儿童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要逐步接触社会环境,帮助儿童在这个时期解决一些问题有利于其将来的发展。害羞儿童是儿童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己,易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帮助害羞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以在深圳接触到的害羞儿童为样本,通过个案介入的方式来帮助害羞儿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作为依托,主要采用访谈法与参与观察法来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害羞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自身因素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与人交往的意愿不高,同时缺乏相关的社交技巧,外部因素在学校方面是由于在学校不受重视,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在家庭方面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要提升害羞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共同调节,提升害羞儿童的自信心,来增强其与他人交往的意愿;老师与同学多一些关心,父母改变一下教育方式,来增加其安全感和存在感;积极引导其与他人交往,来增加社会交往技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