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6h】

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

2.校本课程与湘西地区教学概述

2.1校本课程的含义

2.2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

2.3湘西地区的传统习俗

2.4湘西地区中学生学习特点

2.5湘西地区学校教学特点

2.6湘西州民族中学发展现状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研究过程

3.2研究方法

4.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4.1目标模式

4.2过程模式

4.3实践模式

4.4环境模式

5.“环境模式”理论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5.1组织建立

5.2环境分析

5.3课程目标设置

5.4组织课程内容

5.4.1课程开发的原则

5.4.2校本课程内容确立过程

5.4.3教材课例展示

5.5课程内容实施

5.5.1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组织

5.5.2教师的教学方式

5.5.3学生的学习方式

5.6课程内容完善与评价

6.湘西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

6.1湘西州民族中学现有生物校本课程资源

6.1.1民俗文化资源

6.1.2动植物资源

6.1.3少数民族特产资源

6.1.4校内资源

6.2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6.2.1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建设规定

6.2.2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教师对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

6.2.3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课情况

6.2.4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6.2.5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力量

6.3 湘西州民族中学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6.3.1湘西州民族中学校本课程设置

6.3.2湘西州民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7.湘西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民族资源开发案例

7.1 校本课程案例背景

7.2组织建立

7.3环境分析

7.3.1政策支持

7.3.2学校内、外环境

7.3.3学生需求

7.4确定课程目标

7.5组织课程内容

7.5.1课程开发的原则

7.5.2校本课程内容确立过程

7.5.3形成教材

7.6教学安排

7.7教学过程

7.8校本课程实践教学总结

8.实践效果的测评

8.1校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1.1实验对象选择

8.1.2实验过程

8.1.3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8.1.4 前后测问卷对比分析

8.1.5 前后测成绩数据对比分析

8.2问卷调查与分析

9.结论与思考

9.1结论

9.2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9.2.1学生及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认同

9.2.2校本课程缺乏经验丰富的开发主体

9.2.3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组织或制度

9.2.4校本课程开发缺乏评价反馈机制

9.3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改进意见

9.3.1 提升学生及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认可

9.3.2 强化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经验

9.3.3完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管理

9.3.4构建有效的课程开发评价反馈机制

9.4研究不足和展望

10.结语

附录1: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附录4:后测试卷

附录5: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传统发酵技术课程评价表

附录6:湘西州民族中学生物校本课程传统发酵技术课程效果打分表

附件7: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

附件8:《腐乳的制作》教学设计《腐乳的制作》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庆成;

  •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生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亚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5G6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