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与“I”——童年记忆对艺术家的影响
【6h】

“i”与“I”——童年记忆对艺术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浅谈童年

1.1 初级定义

1.2 “成熟”、“幼稚”综合体

第二章 孩童之眼

2.1 艺术家是“幼稚的’’

2.2 丰子恺的“孩童之眼”

2.3 娃娃中的成人

2.4 不以幼稚而不为

2.5 简单乐园

第三章 时空隧道

3.1 “I”和“i”

3.2 纪念物

3.3 玩具情怀

第四章 童年的投射

4.1 黑泽明的儿时记忆中色彩

4.2 从小孩到大师

第五章 As Myself

5.1 “黑底加彩点”

5.2 视觉渴望——静止画面连接导致画面运动

5.3 “礼物”——《终成泡影》展

第六章 总结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童年在人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偏爱在童年时期就初见端倪。童年的记忆对之后的人生产生着持续的作用,并在一次次的回忆中重复和强化。艺术家也同样,并不是一下子以某件作品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知晓的艺术家。他们对世界最初的理解都有意或无意的透露在作品中。本文旨在寻找儿时记忆根源和艺术家创作的联系,探究他们童年时的情感因素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然而艺术家不仅曾经是儿童,他们也与儿童极为相似的。他们关注着“成人”并不关注的事物,以不寻常的方式自由地表达。当人们保留着童年的喜好或习惯,对过去不肯罢手时,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形成了一件件动人的作品。

著录项

  • 作者

    杨扬;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培力;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艺术工作者;
  • 关键词

    艺术家; 情感流露; 童年记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