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作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245篇,会议文献有28篇,学位文献有99篇等,艺术工作者的主要作者有康煜、李之檀、李瑞洪,艺术工作者的主要机构有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对现有的乡镇文化建筑的使用舒适性与功能性进行思考,分析其现状,从功能多元、人文背景、空间特色等方面探讨空间提质增效策略,着力解决现有乡镇文化建筑功能单一、服务...
2.[期刊]
摘要: 探索陶瓷社区中“随手造物”文化所蕴含的社区营造设计的有益元素,并总结其在生态文i明l建设背景下对当代社区营造的方法论启示。从社会人类学“随手造物”(Brcoa...
3.[期刊]
摘要: 开展针对适应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对提高工业遗产的价值和再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在总结出五种主要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模式的基础上,...
4.[期刊]
摘要: 为探讨触觉记忆对室内空间使用感的影响并展望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利用文献分析,以近年来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为依据,通过对现有的视障碍、感知觉和触觉记忆与空...
5.[期刊]
摘要: 乾隆四年,弘历开始亲自抄写《诗经》全文,并命画工临仿南宋画家马和之《毛诗图》的图式与笔意,制作完成三十册《御笔诗经图》。作为乾隆朝初年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这批...
6.[期刊]
摘要: 潘昌侯设计思想体系有四大特点,分别是设计本体观:人性的本然;设计伦理观:真善与节制;设计教育观:创意性实践;设计发展观:情艺理并进。潘昌侯的设计思想贯穿着深沉...
7.[期刊]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味觉记忆可视化的表现方式进行设计探索,通过艺术设计手段使通感与艺术表现结合,将味觉信息传输到大脑再到产生记忆的这段发生路径由视觉艺术表现出...
8.[期刊]
“国潮”文化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以《衣、食、住、行》为例
摘要: 为界定"国潮"文化的具体含义,研究国潮文化的发展现状。文章对“国潮”元素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特点进行阐述。得出在“国潮”文化背景下文...
9.[期刊]
摘要: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皮影艺术以及为我国儿童绘本的创作提供更加多样的设计方法与创新。文章探析安徽马派皮影中的视觉语言:人物造型、服装造型、色彩等,提取出其中的优秀元...
10.[期刊]
摘要: 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艺术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以公众参与为主要实践方式的艺术博览会的发展进程被迫按下暂缓键,但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在消费时代为艺术博览会...
11.[期刊]
摘要: 郭士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华东地区知名的漫画家,青岛漫画、木刻、水彩画、油画的先行者,新中国成立之后致力于青岛的美术教育事业。他曾经创作发表过2000余幅...
12.[期刊]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党建工作研究——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为例
摘要: 文章主要从新时代美育背景出发,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为例,提出了一个目标、三项建设、三大探索的“133”党建工作理念,以此探寻美育与艺术类专业党建工作相互...
13.[期刊]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举措,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影响,所以艺术人才...
14.[期刊]
摘要: 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郭兰英荣获“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褒奖了她以出色表演诠释民族歌唱艺术的时代风采与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意义。解析其成功之道,弘扬了中...
15.[期刊]
摘要: “礼乐教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中国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的政治、文化与教育制度,具有因革损益、与时偕行的特质,对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文章探寻“...
16.[期刊]
基于设计思维的制药工业医药产品设计探究--以华润三九感冒药品包装设计为例
摘要: 本研究针对制药工业发展现状,基于设计思维理念构建了一个制药工业医药产品设计理论框架,用于引导制药工业开展“以人为本”的医药产品设计活动,从而打破传统制药工业的...
17.[期刊]
一生万象,万象归一——多形态品牌形象设计的整体感知优势与设计原则研究
摘要: 多形态品牌形象设计作为视觉设计领域的新潮流,具有场景适应性、应用灵活性和内涵丰富性等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品牌的接纳并多次运用于品牌推广传播中。为了更好地把握...
18.[期刊]
摘要: 着装有着装的原则,主要是受到时间、地点、目标对象的影响,而介于这些因素之外,人的主观审美又是支配个体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结合《服装美学》一书中的部分观点,以服...
19.[期刊]
西藏艺术研究执着的追梦人--访四川大学知名藏族学者熊文彬教授
摘要: 熊文彬先生系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西藏历史、艺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西藏艺术研究领域执着的追梦人。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期刊]
摘要: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年轻的时候,曾撰写过一篇短文。这篇短文从未正式出版,只是以手写本的形式在当时诸多知识青年的手中竞相传阅。时至今日...
1.[会议]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了设计学科的知识特点,从"人性知识"与"物质性知识"两个角度探讨了设计师的知识结构,并提出知识结构决定思维与思想观念,进一步决定行为的观点.知识经...
2.[会议]
摘要: 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曾提出“文化整合论”的观点,该理论主要认为:“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这个价值母体对于外来的...
3.[会议]
艺术家个体在乡村社区的身份转换——以信王军的"先生书院"为例
摘要: 艺术家在不同的时代都有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本文以山东青年艺术家信王军的艺术作品发展历程为线索,剖析其艺术家的身份在乡村社区的转化问题,并以其作品"先生书院"为...
4.[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当下设计作为社会生产力手段在被日益重视的趋势,对设计群体的责任与使命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将设计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设计师的个体行为,以及作为一门不断发展...
5.[会议]
摘要: 在当代设计体系之下,对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的内涵、流变,以及其对构建中国当代设计体系的启示等做出归纳与分析,以期揭示其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本土化意义...
6.[会议]
摘要: 滕固(1901-1941)是民国时代中国文化史、艺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目前学界的滕固研究仍然呈现出"脸谱化"、"碎片化"的倾向,基本忽视了对其青年成长...
7.[会议]
摘要: 《夏济安日记》中的观影记录,反映了夏济安作为艺术批评家所具备的浪漫主义审美趣味和他对于女性美的欣赏.电影在成为其消遣方式与研究对象的同时成为其苦闷生活的精神出...
8.[会议]
摘要: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美学思想的重要建设者之一.《谈美》一书是其重要美学代表作,也是其早期艺术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
9.[会议]
摘要: 约翰·凯奇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先锋艺术家之一,他在音乐、表演和视觉艺术方面的先锋理念受到东方的禅宗、易经和道家哲学思想的巨大影响,使其艺术哲思别具风规,独树...
10.[会议]
摘要: 朱光潜的艺术美学思想是其建构美学体系的重要方面,其中,从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角论文学艺术特质的方面偏多.朱先生结合艺术活动的实践,在参照中西文化艺术特...
11.[会议]
摘要: 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Deleuze,1925-1995)一位致力于创造概念的法国哲学家,他创造的诸如"根茎"、"游牧"、"褶皱"、"无器官...
12.[会议]
摘要: 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理论探究中,以"情"论艺者不乏其人,梁启超、朱谦之自觉地在中西文化融汇化合的基础上对艺术进行"情"解.他们二人在西方艺术情感理论的开启...
13.[会议]
摘要: 舞台技师,指各种舞台技术工作的人员,也是舞台技术工作人员的职称.因为舞台技术不同于一般的技术.他们具有舞台艺术工作与技术工作的双重职能,所以他们的工作也便具有...
14.[会议]
摘要: 舞台技师和舞美设计师都是为舞台服务的,而舞台技师也可以说是为舞美设计师服务的,舞台技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特点,来展现最好的舞台艺术作品,让台前观众...
15.[会议]
摘要: 舞台技师是舞台的技术人员,其所从事的工作与一般的技术工作不同,是带有很高艺术含量的技术工作,或称作"艺术技术"工作.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交叉性或边缘...
16.[会议]
摘要: 作为一名舞台技师,首先要根据舞美设计师的设计图纸及气氛图的要求,严格按设计标准,进行制作,舞台技师和舞美设计师都是服务于舞台工作,二者始终是相互依赖也相互渗透...
17.[会议]
摘要: 本文力图从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艺术学科的建立两方面论述这一时期艺术家形象和地位的变化,指出艺术成为一门学科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自我意识逐...
18.[会议]
摘要: 家族系统包括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两种形态,由于伶人家族的特殊性,作为静态的外部构造的家族结构,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与传统家族相对稳定的家族结构有所变异,它将...
19.[会议]
摘要: “设计人”时代的“心本管理”是借鉴中国传统的心学管理智慧,融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管理思想,结合中国当代设计管理实践,所构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人类社会已进入"设...
20.[会议]
摘要: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冲击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利用多种途径塑造自己的新形象。因为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自画像是他们塑造自身形象最直接有效的媒介...
1.[学位]
摘要: 本文选取生于1963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尹秀珍作为艺术家个案研究对象。尹秀珍的艺术创作从1994年开始,形式以现成品的装置艺术为主,少数作品结合行为、影像、照片...
2.[学位]
摘要: 香港现代设计于1960年代早期初露锋芒,西方的现代设计风格和理念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地位;第一代平面设计师如石汉瑞、靳埭强作为启蒙者,对香港现代平面设计的萌芽...
3.[学位]
摘要: 抗日战争的爆发,“一切为了抗战”的民族精神成为了重庆时期八年抗战最具代表性和最骄傲的时代强音。以白杨为代表的这批影剧人以话剧为武器,从上海、北平等大城市走向大...
4.[学位]
摘要: 清代碑学、金石学的盛行,首先促成了书法领域审美观念的改变。金石碑刻中所蕴含的“金石气”能给人一种古拙雄浑、气势宏伟的阳刚之美。这种审美取向和艺术风格正暗合了时...
5.[学位]
摘要: 赫尔曼·穆特休斯(1861-1927),德国建筑师、文艺批评家、建筑和设计理论家、普鲁士商业部枢密大臣、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缔造者和思想领袖。在20世纪初德国“新...
6.[学位]
摘要: 本文依托大量的一手理论文献,以艺术理论中的“自然”因素为线索,探讨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的艺术理论成就及其影响价值。<...
7.[学位]
摘要:
冯友兰以新理学为哲学基础,对文艺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形成了以“共相”“心赏”“境界”为关键范畴的文艺观。正文分四章。
第一章是冯友兰文艺观的提出。...
8.[学位]
摘要: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美学思想的先行者和建设者之一。国内外关于丰子恺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其艺术人生观的专门研究...
9.[学位]
摘要: 抗战时期是丰子恺参与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时期之一,也是其艺术教育思想体系的成熟时期。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包括“绝缘”、“有情化”、“艺术的心”、“童心”、“趣味...
10.[学位]
摘要: 梁启超“情感教育”思想内涵的产生,绝非是单纯受西方知识论影响的结果,从整体上看该思想内涵实际上表现出一种可被概括为“十字打开”的特色,即其核心范畴“情感”构成...
11.[学位]
摘要: 木心文艺思想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个人主义”思想。木心的“个人主义”思想吸收了西方个人主义思想中的“个性”、“创造”等观念,并进一步拓展了个人主义的意义。木心所...
12.[学位]
摘要: 夏丏尊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作为一位文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已经有了诸多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夏丏尊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是夏丏尊...
13.[学位]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作为喜剧演员的陈佩斯以其独具特色的喜剧表演风格带给观众大量经典的喜剧作品。随着当下观众对喜剧的欣赏需求日渐强烈以及话剧市场的日臻成熟,...
14.[学位]
摘要: 丰子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特别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有着突出的成就。同时,丰子恺信奉佛教,是一位居士。丰子恺用佛教的哲学观念、修行方式指...
15.[学位]
摘要: 策展已成为当代艺术生态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艺术策展的发展和策展人制度的完善是当代艺术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潮流中,在当代艺术繁荣发展的背...
16.[学位]
摘要: 本文对MFA中的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教育进行了研究。与西方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艺术硕士(MFA)培养教育起步的比较晚。但是我们国家这几年很重视对艺术硕士...
17.[学位]
摘要: 常玉,民国时期的华裔艺术家,不能轻视的是,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有着极大的意义,他独具风格的造型语言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具有很强的...
18.[学位]
摘要: 本文尝试通过对亚文化概述,来分析在其影响下的中国本土青年艺术家呈现出来的不同面貌。论文通过归纳亚文化从发展初期到后亚文化阶段的变化特性,将其与陈天灼、陆扬为代...
19.[学位]
摘要: 本文试图透过分析新生代女性艺术家的背景、创作,来揭示她们作品中的女性经验,并结合申玲、蔡锦、陈淑霞、刘曼文、姜杰、向京、喻红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新生代女性艺术家...
20.[学位]
摘要: 崔岫闻早期从事架上绘画,以影像作品《洗手间》而名声大噪,随后凭借女性特有的敏感和艺术直觉创作了一系列录像艺术和观念摄影图片,近期崔岫闻的创作转向了对数字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