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6h】

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基本概念

1.2.2 分类问题

1.2.3 效应分析

1.2.4 问题探究

1.2.5 思路建议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

2.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理论

2.1 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

2.2 财政转移支付的种类

2.2.1 财政体制结算中运用的分类

2.2.2 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中的分类

2.3 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2.4 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影响

3.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1 分税制改革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3.2 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逐步完善

3.3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发展

3.3.1 绝对规模的发展

3.3.2 相对规模的发展

4 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现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

4.1 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与构成

4.2 财政转移支付运行的现状

4.3 财政转移支付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4.3.1 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偏大,结构不合理

4.3.2 转移支付体系不规范

4.3.3 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大,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4.3.4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约束性不强

4.3.5 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编制不完整,责任追究难

5.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现行财政体制不完善,地方财权难以满足事权需求

5.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转移支付功能发挥不足

5.3 监管未形成合力,引发地方政府短期行为

5.4 缺乏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5.5 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立法监督

6.完善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财税体制,理顺财权事权关系

6.2 规范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区级财政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6.3 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

6.4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法律约束和监督

6.5 积极推进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县区级政府作为一级基层政权,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转移支付作为政府间的一种财力补助,用以协调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均衡地方财力,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些年来,我国县区级政府事权支出范围在扩大,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地方配套支出需求也不断增加,县区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越来越提高。转移支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加剧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非均衡化发展。本文基于分级财政和公共管理理论,实证分析我国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济南市长清区在全国县区级地方政府层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长清区地处济南近郊,2001年撤县设区,是老县新区,兼顾“事权上的县和财权上的区”双重特征。该区历史上经济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欠发达,在体制上严重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搜集整理大量政府法规和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长清区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发现该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分级体制改革背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分析了长清区转移支付制度的规模与结构特征,发现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偏大,公式不透明,项目内容交叉,地方配套压力大,预算编制不完整,缺乏有效监督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县区级地方政府层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长清区现行的财税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入手,本文发现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恰反映了财政分级制下层级政府财力分配、事权责任划分以及预算管理等深层次的体制与制度缺失。基于此,本文认为必须从调整完善我国财政分级管理体制,理顺财权事权关系,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转移支付类别与形式,加强预算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优化县区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