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汉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及词汇通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6h】

哈—汉双语者心理词典表征及词汇通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内容及假设

2.3 实验设计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哈-汉双语者的心理词典研究

3.2 研究二: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研究

4 总讨论

4.1 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心理词典的概念表征特点

4.2 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心理词典的词汇表征特点

4.3 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特点

4.4 语音在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通达中的作用

4.5 第二语言熟练程度对哈—汉双语者语义通达中的影响

5 结论

6创新、不足之处及展望

6.1 创新之处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广泛普及双语教育和教学,很有必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双语者学习第二语言汉语的现状进行了解,深入探讨其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特点和内部动态联系机制。这不仅是双语知识表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和补充双语知识表征的研究理论和框架,也为中西部地区的双语教育及教学提供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的概念、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范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其次,在评述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了本研究想要探讨的问题,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下的范畴判断任务和词汇判断任务探讨晚期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即第一语言为哈萨克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双语者)的心理词典表征及语义通达特点。研究一,通过实验1的范畴判断任务和实验2的词汇判断任务分别对熟练和不熟练的哈—汉双语者心理词典的语义表征和特点在同语言(哈—哈)和跨语言(汉—哈)两种条件下进行对比考察。研究二,通过实验3和实验4采用学习阶段为范畴判断,测验阶段为词汇判断的实验任务对熟练和不熟练的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的通达模式进行考察,另外,实验5通采用语音中介启动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相结合的范式进一步考察语音在熟练和非熟练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词汇的通达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熟练的哈—汉双语者还是非熟练的哈—汉双语者,其心理词典的语义表征特点都是哈萨克语和汉语的语义概念是共享的,词汇的形式表征是分离的,支持了目前关于双语心理词典表征研究的语义概念表征共享,词汇形式表证分离的观点。(2)不同熟练程度的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汉语的词汇通达方式是不同的,表现为熟练的哈—汉双语者可以不需要借助于一语词汇的表征直接通达共享的语义概念;非熟练的哈—汉者则需要经过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层才能通达共享的语义概念。熟练的哈—汉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联系模式支持概念调节模型,非熟练哈—汉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联系模式支持词汇连接模型。(3)第一语言的语音表征信息在第二语言汉语词汇通达过程中被激活并产生了中介启动作用。(4)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对哈—汉双语者第二语言汉语的词汇通达方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