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韩“愤怒”情感表达惯用语比较研究
【6h】

中韩“愤怒”情感表达惯用语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兴起,许多学者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情感表达的课题。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的情感丰富多彩,然而,这些情感都是抽象的难以表达的感觉,为了获得更快捷、更生动的诠释,情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常常是用隐喻和换喻来表达的。本文中以表达‘愤怒’情感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从换喻和隐喻的角度,分析比较中韩关于‘愤怒’的惯用语,观察汉、韩两种语言中有哪些换喻和隐喻的表达方式及其异同。人在发怒时,随着情绪的变化人体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和身体反射。通过对人生气时生理反应和动作行为的描述,来表达愤怒的情感,这就是换喻。也正因为此,表达情感的惯用语中身体词汇出现的频率很高。包含有身体词汇的“愤怒”表达占总体的比重,韩语和汉语分别占65%和50%。韩语“愤怒”情感的惯用语中出现的身体部位有“眼,脸,嘴,牙,胸部,肺,血,血管,拳头,身体(躯干)”等,汉语中出现的身体部位有“眼,脸,嘴,牙,胡子,眉毛,肚子,肝,肺,血,拳头,脚”。其中“眼”出现频率最高,与“眼”相关的惯用语占所有韩语“愤怒”表达惯用语的30%以上。汉语中与“眼”、“脸”相关的“愤怒”表达惯用语比重相同,都是25%,占据第一位。隐喻是另一种情感表达惯用语形成的途径。隐喻指的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如用‘火’来表达愤怒,“他气得两眼冒火”等。韩、汉两种语言中都存有大量表达情感的隐喻,韩语中的隐喻表达方式为‘火’(18%),‘武器’(28%),‘液体的热’(54%)等,汉语表示愤怒的惯用语中典型的隐喻有‘火’,‘武器’,‘气’,分别占“愤怒”惯用语的26%,44%和30%。有不同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是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特征和情感体验。韩语的“愤怒是液体的热”这一隐喻与汉语完全不同,但在英语中可以找到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推测这与两国的地理位置上的相似性有关,两国都是被海水包围、半包围的岛国和半岛国家,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接触多,生活体验也多。所以“愤怒是液体的热”这一隐喻在全部韩语“愤怒”惯用语中的比重也最大。而汉语中“愤怒是气”的隐喻则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医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部各个脏器产生的,是“生气”、“生命力”的象征,如果出现异常,则人体出现损伤。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因此,“气”在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愤怒是气”的隐喻比重最大,也是中国特色的隐喻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