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西译者汉诗英译中诗艺关怀的生成与实现——以寒山诗学西渐为缘起
【6h】

论中西译者汉诗英译中诗艺关怀的生成与实现——以寒山诗学西渐为缘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

第二节关于汉诗英译中诗艺关怀的界定

第三节论题研究状况述评

第四节研究资料来源

第五节研究意义

第一章寒山及其诗学的西渐

第一节走近寒山与寒山诗偈

第二节寒山及其作品的流传

一、流传时间

二、流传地区

三、流传形式

第三节寒山诗学西渐成因分析

一、流传内因

二、流传外因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基本状况巡检

第一节汉语古典诗歌英译的主要成就

一、汉诗英译的整体考量

二、汉诗英译的综合效应

第二节汉语古典诗歌英译的主要问题

一、汉诗英译的作品问题

二、汉诗英译的读者观照

三、汉诗英译的译者能效

四、汉诗英译的译艺发挥

第三节小结

第三章古诗英译视域下的汉诗艺术探源

第一节汉诗隐性的艺术特质

一、汉诗的精神本质

二、汉诗的思维艺术

三、汉诗的风格艺术

四、汉诗的鉴赏艺术

第二节汉诗显性的艺术特征

一、汉诗的诗体特征

二、汉诗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汉诗的功用意义

第四节汉诗的民族特色——以英诗作参比

一、汉英诗歌的生成特点和诗体本性

二、汉诗的五象审美艺术特性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汉诗英译主体诗艺关怀的析出与理源

第一节译者主体诗艺关怀的七个向度

一、主体的译诗准备

二、对原诗的理解

三、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认知

四、对原诗艺术原质的取舍

五、译文相对于目的语文化环境的适化程度

六、对读者的关怀

七、译者的主体存在

第二节汉诗英译主体行为效果的客观凭据

一、译诗二因

二、译诗三难

第三节汉诗英译者的主体性特征

一、译者的主体行为受制于客体因素

二、译者主体的能动素质

第四节汉诗英译主体审美观照的生成属性

一、对诗作艺术原质的深度挖掘

二、对诗文精神和时代内涵的认真感悟

三、对原作者及其创作行为的理性评判

四、诗歌翻译者的主观审美倾向

五、译作读者审美需要形成的客观动因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中西译者汉诗英译中的译艺运用和诗艺实现

第一节中西译者的译诗目的指向

一、对象选择指向

二、译作价值指向

第二节中西译者的主体审美介入

一、译者主体译诗意识的觉醒

二、译者主体审美移情的发生

三、译者主体译诗语言的迁移

四、译者主体翻译策略的形成

第三节中西译者的译诗表美梯度

一、诗之音美

二、诗之形美

三、诗之意美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主体诗艺关怀在译诗中的现场价值评验——以“诗眼”翻译为例

第一节“诗眼”之艺术关怀的形成

第二节“诗眼”在诗艺中的存在意义

第三节“诗眼”关怀下的译者能效

第四节“诗眼”观照下的译艺策略

第五节小结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

一、汉诗英译需要怎样的译者

二、诗艺关怀有着怎样的意义

三、诗艺如何孕生译艺

四、归化,异化,去中国化

五、汉诗英译的理想策略

第二节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事业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语翻译长期以来积聚了国内外译者的巨大努力,使大量经典的汉语古代诗词作品和杰出文人得以一种新的存在面貌呈现于西方读者面前。迄今为止,传介西方世界的中国古代诗词集中以唐宋诗词和活跃在这两个诗学发展巅峰时期的著名诗人为代表。然而,这些优秀的诗人及其作品并没有顺利地获得西方读者的普遍青睐和推崇。但令人意外的是,一位在国内诗坛频受冷遇,名气与影响远不及李白、杜甫、王维等诗学大家,甚至连姓名都无人知晓的初唐诗人寒山,居然香飘海外,仅凭为数不多的诗作译本便在西方社会迅速获得接纳和推广。寒山诗学和寒山精神甚至在一些国家燃起一股影响深远的“寒山热”,寒山本人甚至成为许多西方青年心中膜拜的偶像。这些不单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更值得我们采用文化比较、文学翻译的视角,对中国古典诗词对外传播的形式、手段与过程展开深入分析,特别应该注意到中国诗歌文化的本质特点,从作者、作品、译者、译品和读者的不同角度来考察译诗行为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 目前,关于汉语古典诗词作品外译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其中,大多数的学术探索主要着力于针对单篇(部)或多篇(部)作品,单个或几个诗人或译者的完成作品,进行语篇质量评价、文化比较、翻译评析等层面的研究。然而,对于汉诗外译各个环节中所关涉的行为丰、客体诗艺关怀的相关研究却非常有限。具体而言,翻译者在译介汉诗时,应该具备怎样的诗学素养,拥有何种程度的翻译素质,做好怎样的文化心理准备,以及如何完成理想的审美与表美活动等问题,还存在很大的探析空间,综合性的系统研究成果还很不够,特别是从中西诗学比较和诗歌传播者的诗艺角度来评论汉诗外译效果的研究仍显薄弱和不足。 本文将透过对寒山诗学西渐原因的分析,指出中国古典汉诗译介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中国诗词文化和中国诗人精神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具有的译诗准备,主要包括译者的素养,诗学的审美观,译艺与诗艺的发挥、结合、运用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准备,也就是本文举论的核心与根基-译者主体的“诗艺关怀”。全篇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前文主要讨论译诗之“道”,从汉诗英译的现状分析与艺术本质索源出发,辨明译者主体诗艺关怀的多重内涵及其审美意义;后文则对译诗之“技”进行探析,检验诗艺与译艺相结合的效果,提出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译诗策略。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将最终证明中诗英译的质量与推介效果同翻译实践者的诗艺关怀密切相关。 借助本专题研究,我们可以对汉语古典诗歌作品的外译活动产生新的思维空间,将译者主体的审美因素同诗歌艺术原质及翻译的客体对象特征结合起来,从而在更加合理的翻译思想指导下,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