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6h】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学生

1.1.1 问题学生的界定

1.1.2 我国对问题学生研究现状

1.2 父母教养方式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

1.2.2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3 自尊

1.3.1 自尊的定义

1.3.2 关于自尊的研究

1.4 心理健康

1.4.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4.2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

2 研究目的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3.2.2 自尊量表(SES)

3.2.3 心理健康水平量表(SCL-90)

3.3 施测方法

3.4 统计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学校组学生的比较

4.2 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校组学生的比较

4.3 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组学生的比较

4.4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自尊的关系

4.5 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4.6 问题学生的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4.7 问题学生父亲、母亲EBMU得分比较

5 讨论

5.1 问题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5.2 问题学生自尊水平的特点

5.3 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

5.4 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自尊的关系

5.5 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

5.6 问题学生的自尊发展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5.7 问题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6 对策与建议

6.1 对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科学指导

6.1.1 对问题家庭进行必要的干预

6.1.2 开办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合作

6.1.3 家长要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

6.2 改善学校管理和教育

6.2.1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

6.2.2 改进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6.2.3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6.3 社会提供支持,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

6.4 问题学生积极主动,加强自身修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编制或修订了一些相关的量表,然而,翻阅以往文献,对学生群体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大学、中学、小学等,而对问题学生问津者寥寥无几。然而,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他们更需要他人的关注与帮助,因此,本研究力求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三方面的特点及其关系。
   本研究采用了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量表(SES)和心理健康水平量表(scl-90)分别对问题学生和同龄的在校学生施测,其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问题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特点、自尊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现状,并据此希望给问题学生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依据。即:调整家庭教育中的教养方式,促进问题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发展,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结果发现:
   1、与在校学生相比,问题学生的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惩罚严厉、过干涉与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
   2、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虽然比在校学生低,但差异不显著。但是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问题学生低自尊。
   3、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学校组学生。
   4、问题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母亲拒绝否认影响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子女严厉常采取惩罚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子女形成低自尊。而且,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问题学生不太乐观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影响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影响其中的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
   5、问题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其心理健康中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三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
   6、问题学生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有一致的趋势。而双亲教育方式却存在严重的分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