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SPARK课程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6h】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SPARK课程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比较研究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课标》与《SPARK》评价体系的分析

2.1.1 《课标》的评价体系

2.1.2 《SPARK》的评价体系

2.1.3 《课标》与《SPARK》评价体系的比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SPARK课程自引入中国以来,已有不同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上百所中小学开展了SPARK课程的体育教学。相关研究显示,SPARK课程对提高中国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掌握运动技能方面效果非常显著。通过梳理,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等评价指标。SPARK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表现性评价、课堂质量评价、SOFIT评价以及健康测试活动评价等评价指标。两种课程在评价体系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且各有优势。
  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SPARK课程评价体系中的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体能评价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评价部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研究结果表明:
  1.《课标》学习评价的参数设置不够明确、在评价方法上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但在实际课堂运用上依然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SPARK》表现性评价参数设置更为具体,操作起来更为简便,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2《课标》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和因素设置非常全面,但参数设置相对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SPARK》课堂质量评价的评价内容仅包括教师的“教”,评价因素和参数设置比较具体,评价触手可及,易于操作。
  3.《课标》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时主要是通过简单的计算“密度”和“心率”两个指标来判定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合理性。《SPARK》的SOFIT评价则是通过实时观察学生活动、课堂环境和教师行为来获取真实有效的具体量化数据,及时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练习手段等。
  4.《课标》体能测试的内容比较全面,但主要以达标的方式进行,而且测试成绩主要作为评优评奖、升学等的重要依据,《SPARK》健康测试活动的内容设置比较简单,最后将测试成绩登记到“个人最好健康卡”上,让学生对比自己前后的成绩变化,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并最终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5.从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两者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发现,《SPARK》在评价方法的运用、具体参数的设置、健康测试活动内容、测试活动结果运用等方面注重微观层面,指标设置非常直观、具体和准确,有一定的优势。《课标》的评价体系则比较注重宏观层面,指标设置比较模糊、不够具体,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