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关注诗歌语言艺术的教学策略
【6h】

初中语文关注诗歌语言艺术的教学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1.诗歌

2.诗歌的分类

3.诗歌的审美特征

(三)研究综述

1.有关诗歌的研究综述

2.有关诗歌教学关注语言艺术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际意义

(五)研究方法

二、初中诗歌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轻视诗歌语言美

(二)忽视诗歌意境美

(三)漠视诗歌音乐美

三、初中诗歌教学关注语言艺术的实施策略

(一)探究语言艺术,破解语言密码

1.关注意象,感知诗的趣味

2.关注词藻,发现诗的精妙

3.关注韵律,读出诗的韵味

(二)搭建实践平台 实践语言运用

1.文本引路,学以致用

2.语境再造,融会贯通

3.范例活用, 言由心生

(三)追求艺术语言,完善教学评价

1.关注用词的准确性

2.关注表达的生动性

3.关注描写的形象性

四、关注诗歌语言艺术的教学设计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初中诗歌教学常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教学流程单一、教学内容模糊、教学方法陈旧等是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让诗歌完全失去了与生俱来的诗韵。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学时关注诗歌的语言艺术才是重中之重。另外,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诗歌的学习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此,本论文专门就初中语文关注诗歌语言艺术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首先,笔者从诗歌的理论角度出发,探究诗歌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来破解诗歌语言密码。该部分在理论上阐述了诗歌意蕴丰厚的意象、凝练精准的词藻、婉转和谐的韵律的内涵,并针对它们的特点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其次,笔者主要从实践角度出发,来研究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如何运用语言,分别例举了文本引路、语境再造、范例活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理解诗歌语言之妙,在真实锤炼中发展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最后,笔者就教师评价语提出要求,即追求艺术语言。主要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要关注学生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生动性、描写的形象性三个方面。教师适时合理的评价语会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日趋完美,语文素养也不断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