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学生“X不X”正反问句习得研究及相关教学问题
【6h】

留学生“X不X”正反问句习得研究及相关教学问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1.相关本体研究

2.“X不X”正反问的二语习得研究

(三)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

1.研究范围

2.语料来源

(四)研究理论方法及符号说明

1.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3.符号说明

二、“X不X”正反问句习得考察

(一)句式使用特征

1.总体特征

2.下位句式特征

(二)句法使用特征

1.“X”的组成成分

2.“X”的重叠方式

3.“X不X”的句法功能

(三)语义语用使用特征

1.疑问程度与语义功能

2.疑问焦点突显功能

(四)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正反问句使用情况的异同

1.句式方面的异同

2.句法成分方面的异同

3.语义语用方面的异同

三、“X不X”正反问句偏误分析

(一)偏误类型

1.句式杂糅

2.句法成分偏误

3.语义语用偏误

4.回避使用

(二)偏误成因

1.目的语语内干扰

2.教材编排不当

3.教学方法欠妥

4.学习者的回避策略

四、基于习得特征与偏误情况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调整句式教学顺序

1.总体教学顺序

2.下位句式教学顺序

(二)加强句式对比辨析

1.三种疑问旬的区别性特征

2.句式转换使用的限定条件

(三)强化薄弱点操练

1.强调“X”词性及常用词

2.着重操练谓词重叠方式

3.及时补充相关语法知识

(四)完善教材编写

1.注重句式编排的完整性

2.注重练习设计的多样·性

(五)调整学法策略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正反问句作为汉语疑问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句式结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汉教过程中笔者发现留学生使用正反问句时存在一些偏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正反问句本体研究已有丰硕成果,但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比较有限,且存在着正反问句本体研究理论未能很好地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尴尬局面。本文尝试借鉴已有的正反问句本体研究共识,着重分析留学生正反问句的习得特征,对比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正反问句的使用差异,探讨留学生存在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并基于习得特征和偏误情况提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句式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相关理论,采用多种方法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综合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出留学生正反问句的习得特征与偏误情况。研究表明留学生所用正反问句的句式结构比较单一,未能灵活使用变式,语义语用功能理解及运用情况不佳,存在一定的使用偏误。据此,本文从教师的教法、教材的编排、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等角度出发,提出调整句式教学顺序、加强句式对比辨析、强化薄弱点操练、完善教材编写、调整学法策略等建议,以期促进正反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等。第二部分探讨留学生正反问句的习得特征,包括句式特征、句法特征、语义语用特征等,并比较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的异同。第三部分为偏误分析,归纳偏误类型,解释偏误成因。第四部分基于习得特征和偏误现象,提出相关建议。第五部分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