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居服情感化设计研究——以90后“宅”居大学生为例
【6h】

家居服情感化设计研究——以90后“宅”居大学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重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感化设计和家居服相关理论综述

2.1 情感化设计

2.1.1 情感的概念及在设计中的表现

2.1.2 情感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2.2 家居服中的情感化设计

2.2.1 服装与情感化设计的关系

2.2.2 家居服的情感化设计

2.2.3 90后“宅”居大学生的家居服情感化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消费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概况

3.2 调查准备及内容设计

3.2.1 调查情况概述

3.2.2 调查内容设计

3.3 调查数据分析

3.4 调查结果总结—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消费行为特点

3.4.1 多元化

3.4.2 两极化

3.4.3 矛盾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表现

4.1 家居服外观样式的情感化设计-----本能层面

4.1.1 色彩的情感表达

4.1.2 材质的情感表达

4.1.3 廓形的情感表达

4.1.4 细节元素的情感表达

4.2 家居服穿着功能的情感化设计-----行为层面

4.2.1 多功能化

4.2.2 人性化

4.3 家居服情感体验的设计-----反思层面

4.3.1 多元趣味化表达

4.3.2 个性化的两极表现

4.3.3 对“家”文化的反思

4.3.4 主题性的自我表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实践

5.1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原则

5.1.1 宜人性原则

5.1.2 宜情性原则

5.1.3 创新性原则

5.1.4 流行性原则

5.2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方法

5.2.1 情景设计法

5.2.2 情趣设计法

5.2.3 仿生设计法

5.2.4 DIY设计法

5.3 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实践

5.3.1 设计理念

5.3.2 设计定位

5.3.3 设计分析

5.4.4 设计作品展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家居服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服将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90后大学生作为新兴消费群体和未来一定时间内消费主力军,研究该群体家居服设计方法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企业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90后“宅”居大学生为例展开对家居服的情感化设计研究,剖析目标人群对家居服的情感需求,为目标人群的提供家居服情感化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的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对目标消费个体的实际观察,对目标群体的问卷调查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90后“宅”居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家居服消费行为,将90后“宅”居大学生的活动类型归纳为无所事事型、以网为伴型、娱乐休闲型、兴趣爱好型及居家养生型五大类,分析总结出其家居服消费行为具有多元化、两极化、矛盾化的特点,依据情感化设计理论以及结合实际情况,对目标消费群体家居服情感化设计分别从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面、行为层面、反思层面进行分析,重点从趣味多元化、个性两极化、“家文化”和价值观的角度对90后“宅”居大学生家居服情感化设计的反思层面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此群体的家居服情感化设计要遵循宜人性、宜情性、创新性和流行性的原则,归纳家居服情感化设计手法并且展开设计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家居服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
   家居服是表达“宅”居群体情感需求的载体,要赢取市场,企业需贴合“宅”居群体的生活方式,注重未来消费主流群体的情感需求导向,迅速察觉变化、建立设计策略并准确反映到产品设计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