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效能感和风险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
【6h】

自我效能感和风险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文献综述

1.1框架效应的由来与内涵

1.2框架效应的类型

1.2.1特性框架效应、目标框架效应和风险选择框架效应

1.2.2双向框架效应和单向框架效应

1.2.3外部框架效应和自我框架效应

1.3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1.3.1前景理论

1.3.2模糊痕迹理论

1.3.3认知损益平衡理论

1.3.4动机理论

1.3.5认知一情绪平衡模型

1.4框架效应的相关研究

1.4.1 自我效能感与框架效应相关研究

1.4.2 概率水平与框架效应相关研究

1.4.3 职业决策情境下的框架效应研究

2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意义

3实验一:职业决策情境下的框架效应的验证

3.1实验目的

3.2实验方法

3.2.1被试及问卷发放

3.2.2实验材料

3.2.4统计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验证

4实验二:自我效能感、风险概率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实验方法

4.2.1被试及问卷发放

4.2.2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3 结果分析

5 讨论

5.1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

5.2自我效能感、风险水平对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

6结论

7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自 Tversky与 Kahneman首次提出来后,研究者纷纷从认知、情绪、个体差异、任务特点以及风险情境等角度研究这种经典的决策悖论。然而在大学生职业决策情境中的框架效应研究还较少,Tversky认为“一个决策者采用的框架,部分是由于问题的表述形式,部分是由于行为模式、习惯和决策者的人格特征”。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人格变量中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外在因素中的风险概率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影响。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风险水平、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实验一采用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以经典“亚洲疾病问题”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为材料,验证大学生职业决策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实验二采用50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以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改编问卷为材料,使用2×3×2的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风险水平(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框架(积极、消极),因变量为风险偏好,即被试在7点量表上选择的对两种方案的赞成程度。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在大学生职业决策情境中存在框架效应;大学生在积极框架下进行职业决策时倾向于风险规避,在负性框架下进行职业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
  2.在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中,风险水平均影响风险偏好,不同风险水平下的风险偏好趋向风险规避,表现出随着风险水平的上升,风险规避水平下降的趋势。
  3.在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中,自我效能感影响风险偏好,高自我效能感者的风险偏好高于低自我效能感者的风险偏好
  4.自我效能感、风险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的框架效应有显著影响,高自我效能感者在高风险水平下表现出框架效应,而低自我效能感者在高风险水平下没有表现出框架效应。高低自我效能感者在中低风险水平下也没有框架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