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研究
【6h】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表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研究史料

(二) 研究成果

三、概念界定

(一) 电化教育与电化教育学

(二) 电影教育、教育电影和科教电影

(三) 教育播音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清末民初电化教育学酝酿及创立的背景和条件

第一节 电化技术及设备在清末民初的导入和应用

一、教会学校率先导入电化技术及设备

二、电影院、照相馆、游艺场的设立与电化技术及设备的运用

三、社会教育的发展与电化技术及设备的推广

第二节 相关知识及学科的引进与电化教育学的创立

一、影像(视)知识与技术的译介

二、无线电理论、技术的引进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学科的丰富与电化教育学的创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早期(1918-1935)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教育电影

一、商务印书馆教育电影摄制与推广

二、电化教育理论、技术的译介与研究

三、商务印书馆开展教育电影事业的动因、意义及影响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创建及其工作

一、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创建的主要背景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具体工作

三、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与《中国电影年鉴》

第三节 近代教育电影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和推广事业的开展

一、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的教育电影推广事业及理论研究

二、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影戏理论研究

三、金陵大学“教育电影委员会”的创设与范谦衷的教育电影研究

四、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电化教育学教学与研究的开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中期(上)(1936-1941)

第一节 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的电化教育学研究

一、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电化教育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

二、马宗荣的教育播音理论研究

三、陈友松的教育电影理论研究

四、徐公美的教育电影理论研究

第二节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及其电化教育学教学、研究

一、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电化教育学教学、研究概述

二、《教育与民众》的创刊背景、主要内容及特色

三、陈汀声、徐朗秋的教育播音理论研究及实践

四、谷剑尘的教育电影理论研究

第三节 金陵大学理学院的电化教育研究、教学及实践活动

一、理学院教育电影部的创设与发展

二、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的创设

三、孙明经的教育电影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电化教育管理举措的实施

一、官营电影摄制机构的建立及其摄制活动

二、政府电化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展

三、政府其他相关举措的实施及其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中期(下)(1942-194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电化教育管理举措的强化

一、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与教育电影的摄制

二、中国农业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建立及影响

三、中央广播电台及各省电台教育播音事业的拓展

四、政府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节 大学电化教育学系科的发展及课程的丰富

一、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及电化教育学系的设立与发展

二、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的发展

三、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的复办

第三节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标志性专业期刊《电影与播音》述评

一、《电影与播音》创刊的学术背景

二、《电影与播音》的作者群体、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近代中国电化教育期刊比较考察——以《电影与播音》为中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晚期(1947-1949)

第一节 大学电化教育学系科及课程建设的发展

一、大夏大学教育学院的复办与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

二、金陵大学影音系的成立和影音部的发展

三、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学系的发展

四、其他大学电化教育学学科建设概述

第二节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研究的标志性理论成果——以《电化教育讲话》和《电化教育概论》为考察中心

一、舒新城及其《电化教育讲话》

二、赵光涛及其《电化教育概论》

三、杜维涛及其译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第三节 官营电影机构的萧条和民营电影机构的发展

一、官营电影机构的萧条

二、民营电影机构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评析与探讨——聚焦于若干重要的理论及学科问题

第一节 广义教育电影与狭义教育电影

第二节 从教育电影到教育播音

第三节 电化教育学的研究路径及理论特征

第四节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变迁

第五节 电化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电化教育学是近代中国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系统研究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发展,既可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自身的历史进程,又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特点,并为当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学科领域、研究路径及理论特色,开设了各种层次的电化教育专业、课程。但较之其他教育学分支学科,其发展仍较缓慢,学科建设力度较差。论文除绪论外分为六章。
  第一章论述清末民初电化媒体及设备的运用、电化教育相关学科的建立对电化教育学酝酿及创立的奠基作用。
  第二章考察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早期(1918-1935)民营出版机构、民众教育馆、电影函授学校、大学等开展教育电影及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工作和活动,并揭示了电化教育学发展早期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章检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中期第一阶段(1936-1941)大学大规模介入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电化教育学学科两大研究领域和三大研究路径初步形成,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加强电化教育管理和掌控的状况。
  第四章探讨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中期第二阶段(1942-1946)在南京国民政府强化电化教育管理举措的背景下,大学电化教育专业开设和课程设置取得新进展,并说明这一阶段电化教育学专业期刊的发展拓宽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学科领域,丰富了其研究内容。
  第五章描绘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发展晚期(1947-1949)大学电化教育学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相对繁荣的局面,强调了特别是多种电化教育学专著的相继问世意味着电化教育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学科体系初步确立。
  第六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若干重要理论及学科问题进行评析和探讨,力求揭示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