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古诗文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以苏教版为例
【6h】

初中古诗文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以苏教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关键词界定

1.3研究综述

2苏教版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2.1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文概览

2.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文中蕴含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3初中古诗文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基于镇江市第一外国语学校的调查

3.1存在问题

3.2古诗文教学现状问题原因分析

4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策略

4.1明确教学目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4.2丰富教学手段,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4.3合理教学评价,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4.4拓展教学资源,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4.5优化传承环境,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七—九年级古诗文篇目汇总

附录B :古诗文体裁分类汇总

附录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分类汇总

附录D :古诗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个民族若想要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文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历史,这段历史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文化蕴含着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它那强大的推动力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保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落实“中国梦”的理念,使中华民族在进步的历程中再创辉煌,政府决定以传统文化为平台,切实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一重要文件,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要求中小学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诗文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如能借助古诗文教学的平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笔者针对自己工作的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全体师生的古诗文教学情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校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古诗文,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也不甚了解。而该校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教学目标设置偏差、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评价片面、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古诗文教学为平台提出“明确教学目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教学手段,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合理教学评价,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拓展教学资源,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优化传承环境,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几个方面的传承策略,以期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