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策略
【6h】

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1.1.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后果研究

1.1.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

1.1.3 维护和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

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

1.2.2 影响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

1.2.3 维护和发展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研究

2 问题的提出、研究路线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路线与研究设计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调查问卷法

3.3 访谈法

4 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4.1 调查对象

4.2 调查工具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

4.4.1 桐乡市普高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之比较

4.4.2 桐乡市普高男女教师SCL-90各因子比较

4.4.3 桐乡市普高已婚未婚教师SCL-90各因子比较

4.4.4 桐乡市普高教师不同年龄段SCL-90各因子比较

4.4.5 桐乡市普高教师不同学科SCL-90各因子比较

4.4.6 桐乡市普高教师不同年级SCL-90各因子比较

4.5 分析

4.5.1 部分教师的强迫症状十分显著

4.5.2 部分教师抑郁问题比较严重

4.5.3 为数不少的教师具有人际敏感的症状

4.5.4 部分教师躯体化症状明显

4.5.5 部分教师躯体化症状明显

4.5.6 部分教师精神病性、恐怖的状况在不少教师身上不乏其在

5 影响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主要因素分析

5.1 教师个人方面

5.1.1 归因方式

5.1.2 应对方式

5.1.3 情绪智力

5.2 学校方面

5.2.1 工作负荷

5.2.2 学生管理

5.2.3 人际关系

5.3 教育行政管理方面

5.3.1 工作负荷与收入的失衡

5.3.2 测试与评价

5.3.3 职称评审和教师聘任

5.3.4 职业能力和自我发展

5.4 社会方面

5.4.1 来自学生家长的因素

5.4.2 来自媒体舆论的因素

6 维护发展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6.1 教师个人方面

6.1.1 教师要正确认识压力,正确认识自己

6.1.2 科学运用心理保健策略,提高自身的心理的调适能力

6.1.3 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

6.1.4 学会自我放松,丰富业余生活

6.2 学校方面

6.2.1 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谐校园

6.2.2 教师工作的正常化

6.2.3 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6.3 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6.3.1 合理提高普高教师待遇

6.3.2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6.3.3 完善职称晋升和职务评审工作

6.3.4 开展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3.5 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时要尽量做到公开、透明化

6.4 社会方面

6.4.1 多理解,多支持认可教师工作

6.4.2 媒体应坚持公平合理的正面舆论引导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为主线,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具体地研究该地区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该地区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维护和发展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以提高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工作效率。
   本研究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确定研究主题、阐述研究的背景,设计研究路线等,并对己有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梳理,以此为本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一调查问卷,对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并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由此分析得出桐乡市普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不容小觑,数据显示各个因子和总量表上的得分都与全国常模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第三部分,探究了桐乡市影响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究其原因,影响桐乡市普高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个人方面、学校方面、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及社会方面等。第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层面的因素。教师自身的归因方式、情绪智力、应对压力的方式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第二方面是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教师超负荷的工作,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第三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高教师的评价方式、职称评审职务聘任方式、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教师自身素养的差距也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第四方面是来自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因素。家长对教师的苛刻与非难,社会媒体热衷于对教师某些负面事件的夸大报道等等,都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第四部分,根据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教师个人、学校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等方面提出了维护和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建议。教师应科学运用心理保健策略,提高自身心理的调适能力;学校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当提高普高教师的待遇,在制定各项教育政策时要尽量做到公开、透明;社会要多理解、多支持教师工作,媒体应坚持公平合理的正面舆论引导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