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脏瓣膜置换后早期住院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6h】

心脏瓣膜置换后早期住院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各相关因素与瓣膜置换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分析

2 纳入心脏瓣膜置换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心脏瓣膜患者术后死亡原因

讨论

1 一般临床指标对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影响

2 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的早期术后死亡的影响

3 联合瓣膜手术对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影响

4 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对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影响

5 心脏瓣膜置换后并发症对术后早期死亡发生的影响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治愈率。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48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作为临床资料;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术前心功能状态、瓣膜病变种类及程度、手术方式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及围手术期治疗等因素与临床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488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中,术后早期死亡27例,总死亡率5.5%。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低心排综合症、恶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心功能IV级、联合瓣膜手术以及同期CABG术、LVEF≤50%、LVEDD≥70mm、体外循环时间≥12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与心脏瓣膜术后死亡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心功能IV级、瓣膜手术同期CABG术、体外循环时间≥120min、LVEF≤50%、LVEDD≥70mm是影响心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通过对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的分析,确定了部分影响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它们可用于术前评估风险、高危手术患者识别和指导日常临床工作。针对这些因素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时机、心肌保护、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类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