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研究
【6h】

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阈下情绪启动概述

1.1 情绪启动

1.2 阈下情绪启动

2 情绪维度论

3 阈下情绪启动的研究现状

3.1 阈下情绪启动的行为研究现状

3.2 阈下情绪启动的ERP研究现状

4 SOA与情绪启动

4.1 SOA与阈上情绪启动

4.2 SOA与阈下情绪启动

5 本研究的意义

5.1 研究的理论意义

5.2 研究的应用价值

5.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框架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框架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ISI对情绪面孔唤醒度阈下情绪启动的影响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二 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的ERP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第五部分 总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阈下情绪启动包括2种含义:(1)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意义的启动刺激后,在对其后靶刺激的情绪进行判断时也蒙上了与启动刺激相同的情绪色彩;(2)对在评价上处于两极(如正性或负性)的靶刺激而言,个体对其做出评价的时间与准确性受到其前面的启动刺激性质的调节。启动刺激与靶刺激的性质-致时(如:愉快-高兴,痛苦-悲伤)与不一致时(如痛苦-高兴,愉快-悲伤)相比,对靶刺激(高兴,悲伤)的加工会更快、更准确。自发现阈下情绪启动以来,研究者们通过变换启动刺激的属性、靶刺激的属性、SOA及实验任务,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从情绪的维度论出发,在严格控制情绪效价的基础上,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与ISI的关系及其神经机制两方面对第一种阂下情绪启动进行了研究。实验一在200ms、300ms、500ms、700ms四种ISI条件下,以高、中、低唤醒度的情绪面孔作为阈下启动刺激,以马赛克处理过的中唤醒度的情绪面孔作为靶刺激,通过让被试判断靶刺激的唤醒度来考察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结果发现,ISI为200ms、300ms、500ms时,出现了阈下情绪启动效应,700ms条件下,启动效应消失。表明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可在唤醒度维度上实现;此效应只能持续较短时间,当启动刺激与靶刺激间隔(ISI)500ms或更长时间时,启动作用趋于减弱或消失。实验二选取了与实验一中ISI等于500ms时相同的实验程序,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实验中的因素是启动面孔的唤醒度,分高、低两个水平。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经马赛克处理的中唤醒度靶刺激面孔的唤醒度。结果发现,情绪启动效应只发生在负性启动组,相应的ERP结果表现在,高唤醒启动比低唤醒启动引发了更小的晚期正成分LPC(400-720ms);正性启动组没有产生情绪启动效应,但高唤醒启动比低唤醒启动更早的引发了N400(350-450)。因此,效价是影响情绪面孔唤醒度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重要因素,当启动刺激为负性时更容易产生此效应;情绪面孔唤醒度的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是由于启动刺激影响了对靶刺激的晚期加工阶段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