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郁达夫新加坡时期散文研究——兼论其文人品格和爱国情怀
【6h】

郁达夫新加坡时期散文研究——兼论其文人品格和爱国情怀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散文家郁达夫

第一章 海外散文创作背景

第一节 文化和个人背景

第二节 独自撑起星洲文艺

第三节 郁达夫的“文人”情怀

1.3.1文人习气

1.3.2“入世”思想

1.3.3政治观点

第二章 海外散文创作概况

第一节 郁达夫的散文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 新加坡时期的散文创作

2.2.1文艺杂谈

2.2.2忆念故友

2.2.3文艺思想

2.2.4时局纵论

2.2.5约稿序言

2.2.6记游事略

2.2.7友人通信

第三章 海外散文意义分析

第一节 思想的转变之分析

3.1.1社会因素

3.1.2个人性格

第二节 金子般的爱国心

第三节 不被接受的赤子之心

第四节 是文人更是战士

结语 掩盖不住的光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郁达夫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之一,他在诗歌、散文、小说、政论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早在五四时期就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大师。实际上,虽然他是以小说成名,但其散文作品丝毫不逊色。对于郁氏散文的研究,二三十年代就有人涉及,但笔者认为,直至今日,大部分研究仍然集中在其前期作品上。对于他晚年流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时期的作品,则很少有人关注。研究文章不多,成果不够显著,这也是笔者打算把这批创作挖掘出来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3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郁达夫的印象不外是颓废、感伤、耽于醇酒妇人等等。而郁达夫晚年流亡海外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在新加坡办刊办报的经历,却很少有人知晓。1938年,郁达夫应《星洲日报》社长之邀携妻带子前往新加坡,开始主编《星洲日报》副刊等文艺刊物,继续用自己的能力作一番“有益的努力”。这些刊物几乎成了宣传抗战的阵地,郁达夫借助它们来提高群众的抗敌意识、激发民众的抗敌热情、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事实上,郁达夫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抗日志士。 他在海外利用报纸这一特殊的斗争工具,在宣传战线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新加坡期间,郁达夫所写的大都是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评、杂感和旧体诗词。他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对祖国对人民满怀热情。由于这个时候日本大举侵华,和在国内为抗战奔走一样,他那颗永远属于正义和悲悯的心发出了强烈的呼声:号召海外爱国者动员起来,积极支援抗日战争。他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位“战士”。 大多数情况下郁达夫被误解为一个颓废的人,其实他有着非常复杂和矛盾的性格。经历了五四时期的社会巨变,他的身上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点。他具有旧式文人的习气,却又受了先进思想的浸润;对政治既热情又疏离,对国家既热爱又痛恨,人们很难用一把尺子衡量他。郁达夫是个有着独立性格、自主意识和坚持自身价值的人,他用自己的笔和生命谱写了悲壮的人生。但他毕生不见容于中国社会,这也许就是某种程度上他作为“边缘人”的悲剧命运。他以凛然的正气,捍卫民族尊严;他谴责背叛祖国的民族败类,晚期的杂文和政论,更渗透了一个真正文人对时代、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责任感。通过此文,读者或许能一窥其赤子心泉,并对郁达夫有新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