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同传中的语篇理解——源语主位功能研究
【6h】

英汉同传中的语篇理解——源语主位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论文图示与表格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思路

1.2基本假设

1.3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研究意义

1.7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口译研究综述

2.2 同声传译研究综述

2.3 口译研究方法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与应用

3.1语篇的概念

3.2链接与连贯

3.3 主位与篇章格律

3.4 小结

第四章 研究问题与案例启示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过程

4.3研究结果讨论

4.4 研究小结

第五章 实验研究

5.1 实验语料

5.2 受试描述

5.3实验过程

5.4语料转写与口译评分

5.5实验结果与讨论

5.6实验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研究概要及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会议录音英汉平行语料

附录2.语篇A学生译语示例

附录3. 语篇A专家译语示例

附录4. 语篇B专家译语示例

附录5. 专业译员问卷

附录6. 学生译员问卷

附录7.问卷选项回应等级表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为框架,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的主位述位结构(Theme and Rheme)和篇章格律(Periodicity)为分析工具,研究英汉同声传译中的语篇式理解方式以及源语主位在理解中的作用和译语中的处理方式。研究方法上沿用司徒罗宾(Robin Setton)(1999)所提倡的多元定性研究路线,既包括理论探讨,也包括实证分析。
  巴黎释意学派关于口译语篇式理解方式的学说对英汉同声传译实践和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论文中,结合现实观察、口译理论和翻译学理论分析,作者认同这一学派关于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的基础皆为口译员特有的语篇式理解这一观点。但是如何证实和解释同传译员在线性推进式工作模式下对源语进行语篇式理解仍是很多学者关注和努力解答的问题。于是,作者将研究的焦点确定为英汉同声传译的源语理解方式,希望能通过对英汉语言组合同传译员表现的分析阐释和佐证释意学派这一重要理论。
  在对与同传理解相关的口译研究范式、方法和结论,尤其是认知心理学范式进行批判性分析之后,作者选择进行一项以口译产品为对象的描述性口译基础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切尔诺夫(Ghelly V.Chernov)(2011)等学者对于同传理解方式问题的研究焦点和结论各异。对于相关文献的梳理使作者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具体化为源语主位结构在英汉同传源语理解中的功能。在现实观察、理论推导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作者围绕英汉同声传译源语理解方式与源语主位处理提出了一个研究问题及两个子问题。
  针对研究问题的性质,作者分别选用了现场观察、准实验、问卷调查和语料描述分析相结合的多方位举证方法进行研究。作者设计了两项互相关联的实证研究。在第一项研究中,作者从一场会议中采集专业口译员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汉同传录音。通过对节选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确认在文献综述和理论推导中做出的基本研究假设和判断,并结合语言学理论对语料进行描述和归纳,解析研究问题。此项研究发现英汉同传译员的译语特征体现出其对源语的语篇式理解,而源语主位是影响英汉同声传译源语理解和译语连贯性的关键因素。使用篇章格律分析译员在现场口译中的主位失误和自我监控与修正实例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其对源语的语篇理解方式。另外,译员对于源语主位的处理也呈现出类型化的特征,作者运用语言学理论和英汉对比理论对这些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解释。
  为进一步证实和补充现场语料观察的结论,并探究源语主位处理和源语语速及口译经验的关系,作者还进行了一项准实验。准实验比较了专家译员在类型、主题相似但源语输入速度不同的英汉同传任务中表现的异同。数据和语料分析发现,英汉同传译员对源语主位信息的把握体现出篇章式理解特征;源语主位是影响英汉同声传译源语理解和译语连贯性的关键因素,而且这一点不受源语速度影响。但是译员对于源语主位处理的深度和广度与源语输入速度有关。作者还对比了专家译员与初学同传的学员完成适当难度的同一英汉同传任务时表现的异同。实验结果显示,英汉同声传译的源语理解方式与同传译员经验无关。经过交传训练、初学同传的学员在实验中也能够实现源语语义结构的保留和译语的连贯性。但是结果也显示源语主位在译语中的处理深度和方式与实验对象的口译经验有关。研究还发现译员在主位上的失误更多与其源语理解方式和口译策略运用相关;而学员的主位信息失误在体现出其对源语语篇节奏反应的同时,也表现出百科知识和认知资源的匮乏。在真实语料分析和准实验结果讨论中,作者也对英汉同传译员和学员的主位处理方式进行了详尽的归类和分析,对切尔诺夫研究中的源语主位处理方式结论做出了补充,同时还发现译语总体得分与源语“主位化”处理程度有关。
  本研究是一项以口译实践和教学现实观察为起点、以前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英汉同声传译源语理解方式为对象的口译基础研究。研究结果以英汉语言组合语料佐证和阐释了释意学派关于同声传译源语理解方式的学说,并以实证研究对前人的关于源语主位功能的研究结论进行了质疑和补充。本研究在微观层面的定性描述能够给英汉同传实践带来帮助,也为口译课程设置和测试设计带来启示。研究结果也为未来建立起英汉同传理解过程模型和实证式口译教学和测试研究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