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基于互动论的视角
【6h】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的研究——基于互动论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本文的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

2.1组织社会化的概念

2.2组织社会化的内容

2.3组织社会化阶段研究

2.4.组织社会化策略

2.4.1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内涵以及分类

2.4.2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影响

2.5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承诺

2.5.1组织承诺的内涵

2.5.2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承诺

2.6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速度

2.7文献综述小结

3.相关理论解析

3.1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

3.1.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3.1.2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3.1.3符号互动论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意义

3.2需求理论

3.2.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2.2麦克莱兰的获取需求理论

3.2.3艾德法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

3.2.4需求理论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意义

3.3社会交换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3.3.1社会交换理论

3.3.2.社会交换论的发展

3.3.3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3.3.4社会交换理论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意义

4.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模型的构建

4.1新员工与同事的互动

4.1.1新员工与同事互动的内容

4.1.2新员工与同事互动的方式

4.1.3新员工与同事互动的阶段

4.1.4新员工与同事互动的结果

4.2新员工与主管(SUPERVISOR)的互动

4.2.1新员工与主管互动内容

4.2.2新员工与主管互动的方式

4.2.3新员工与主管互动的结果

4.3新员工与“导师”(MENTOR)之间的互动

4.3.1新员工与“导师”互动内容

4.3.2.新员工与“导师”互动的方式

4.3.3新员工与“导师”互动的结果

4.4有利于互动的因素

4.5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阶段及其结果

5.案例:A股份有限公司新员工组织社会化

5.1 A公司简介

5.2A公司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

5.3 A公司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分析

5.3.1新员工与同事的互动

5.3.2新员工与主管之间的互动

5.3.3新员工与“导师”之间的互动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2管理建议

6.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是指新员工进入组织后努力学习组织规范、价值观、改变态度、获得正确的行为以及满足组织要求的过程。企业中新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工作缺乏热情,对企业忠诚度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其结果是,组织无法留住人才、人尽其才,造成人才的浪费;新员工无法顺利完成组织任务。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存在严重缺陷。当今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首先做好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做好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随后它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西方学者深入研究了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内涵、发展阶段、组织社会化策略等,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为企业组织社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它是如何完成的,以往学者的研究却较少涉及,只有Reichers(1987)提出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速度的模型,当中提到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我国对组织社会化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多半局限在验证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信息交流技术的空前发达,使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呈现新的特点。本文是在Reichers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法、行为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部分内容是整篇文章的前言和导论,主要包括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是国内外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内涵、发展阶段、组织社会化策略、以及组织社会化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是本文的相关理论解析。阐释了符号互动论,需求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克莱兰的获取需求理论,艾德法的生存、关系和成长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第四章是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模型的构建。基于Reichers提出的组织社会化速度模型,从新员工与同事、新员工与主管、新员工与“导师”之间互动三个纬度,探讨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构建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模型,得出新员工正是与同事、主管、“导师”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社会化过程。 第五章是A公司案例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模型,从新员工与同事、主管以及“导师”的互动三个纬度分析了A公司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表明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模型在现实中的可行性。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新员工组织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新员工与同事、主管、“导师”互动角度揭示了这一过程。同时对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企业实施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