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和青少年人格教育——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6h】

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和青少年人格教育——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现状

1.教材选编上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古典诗歌教学在人格教育上的优势

2.学生学习态度上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导致诗歌教学不被重视,人格教育难以实施

3.教学内容上重知识传授,轻人文感悟,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

4.教学方法上重教师中心,轻学生主体,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

5.评价方式上重单一标准,轻多元解读,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6.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有待提高

(二)成因

1.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

2.科技理性主义思潮的泛滥

3.西语霸权对母语教育的威胁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

(一)对“人文”、“人文精神”的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人文”

2.什么是“人文精神”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内涵

1.人伦情怀体验

2.人性生命意识

3.人格精神魅力

4.人生价值追求

三、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目标和策略

(一)对“人格”、“人格教育”的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人格

2.什么是人格教育

(二)在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

1.人格教育符合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人格教育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核

3.人格教育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4.人格教育是传统诗教的精华

(三)在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目标

1.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2.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具体目标

3.中国古典诗歌是人格教育的有效载体

(四)在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策略

1.改变“课程观”,进行课程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古典诗歌在人格教育中的优势

2.改变“教学观”,变传统的讲析式教学为诗歌审美教育,加强情感体验,注重人文熏陶

3.改变“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意志品质

4.改变“教师观”,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展开▼

摘要

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外,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学科的性质、功能决定了它在人格教育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优越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格教育,是切实可行,也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主要存在课程落后、形式单一,重专业、轻基础,重理性分析、轻人文感悟,重单一标准、轻多元解读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使人格教育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功利主义、科技理性主义的影响及母语教育的不被重视。随着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古典诗歌教学开始重新受到重视,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伦情怀体验、人性生命意识、人格精神魅力及人生价值追求等几个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有效的载体。人格教育是世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典诗歌的学习,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完善自己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最终形成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做到: 1.改变“课程观”,进行课程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古典诗歌在人格教育中的优势。 2.改变“教学观”,变传统的讲析式教学为诗歌审美教育,加强隋感体验,注重人文熏陶。 3.改变“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和意志品质。 4.改变“教师观”,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榜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