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生态文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
首届生态文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

首届生态文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8-04-06

主办单位: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中欧社会联盟

会议文集:首届生态文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生态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态文明理念、原则和目标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全体人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以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原则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奋斗终生.重点对生态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整体布局中的作用,生态教育促进生态良好、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三生”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教育培育人全面发展的作用方面进行了论述。
  • 摘要: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可以从"生产力发展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从社会结构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是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而本文所指生态文明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解.
  • 摘要:在中欧社会论坛、国际生态发展联盟、亚洲教育论坛的大力支持下,国际生态文明大学和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标榜学院)率先成立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这既是标榜学院自身人才教育升级转型的内在需要,又是中国民办学校在教育层面,依据宪法构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适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外部需要。因此,该研究中心率先围绕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目标、理念、方法、重点开展前期研究,有助于教育升级转型中的规划与设计。毫无疑问,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是为今后创建生态文明大学奠定基础。
  •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教育、科研与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弊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借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专升本"转型良机,率先成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最终创建集教学、科研与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大学.现有教育、科研与医疗卫生体制与机制根深蒂固,需要从体制外的创新来"倒逼"、配合机制内的改革,从而深化教育、科技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任务.中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创建教学、科研与养生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大学应在落实上述任务中起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大学是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而诞生的。在筛选、规划与设计生态大学的活动,或当评估该项活动成败与优劣时,都要以是否满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作为唯一标准。
  •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大概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动最为广泛,全球调动资源最多,世界各国舆论最为关注的世界性公共话题。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战争、饥饿,都没有像气候变暖一样引起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并共同寻找对策、联合应对。气候变化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层面,例如科学、政治、经济、生态等各领域,而且也关系到每一个公民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渐渐取代了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与生态转型有着明显的不同,生态文明表述的是文明的一种形态,尽管这一形态会呈现出何种具体面貌我们还不得而知,而生态转型则是一个过程。也许,可以设想,既然生态转型是一个过程,那么这一过程。
  • 摘要:当前中国扶贫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决胜阶段,脱贫人口主要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和边远山区的叠加区域,面临着生态保护和经济脱贫的双重挑战.因此,基于贫困人口现状与生态环境危机而提出的生态扶贫成了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选择,要使当地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获取持续性的收益,就必须要找到一条将生态保护与经济脱贫有机结合的新路子,生态扶贫的关键落脚点在于以贫困,人口充分参与和分享为基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并形成生态产业竞争力.因此,如何使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就成为贫困地区生态扶贫必须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 摘要:生态文明发展建设,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后备主力军。要引领一代又一代少年加人环保队伍,以创新的视角,以艰巨的使命,投入到利国利民的生态文明保卫战之中,未来中国必将山清水秀,绮丽壮美,温暖和谐。青少年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青少年承担着社会模式转型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不仅是社会整体状态的更迭,也是社会基本模式的转型,这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发展和战略目标的需求。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将扮演极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角色。
  • 摘要: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2007年为第一阶段,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内容仅限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意义、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界定.2008-2012年为第二阶段,以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起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始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其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研究开始全面深入,逐步形成体系,研究的视角也趋于多元化.201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以党的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总布局为界碑,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可以预期,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迈向新的高度.
  • 摘要:人类的无知和贪婪破坏了自我生存的环境。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就是在于让人类意识到地球生态危机的存在和持续恶化,倡导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危机。因为,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 摘要:供给侧改革旨在推进供给结构调整,促进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笔者认为供给侧改革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高校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高校要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发展中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切实有效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质量.高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发展规划,在各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要将生态意识、生态素养与能力等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定指标;要持续稳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扩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
  •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路径主要有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打造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开展国际合作。
  • 摘要: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发育形成的,其发展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进步的演变逻辑及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发展和完善紧密相连,绿色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和新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以传播绿色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文明行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融合,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大学教育新使命,将生态文明要求纳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服务”体系,进一步将高校打造为辐射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心。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绿色营销是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然而,绿色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开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树立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另一方面企业要从战略层面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结合行业标准和环保标准开展企业营销活动,并将绿色营销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辅助,它可以帮助新一代消费者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鉴别绿色企业,引导绿色就业,并帮助企业建立绿色文化,实践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和绿色分配,最终实现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本文通过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课程观的切入来初探日后高职体育专业野外生存课程发展改革方向。笔者认为“生态课程观”能帮助野外生存课程树立协调平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激活野外生存课程的生命力和实用应用价值,增强其在培养学生情操、企业就业意识方面的功效。生态课程观给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行的视角。但目前而言,作者仅认为结合生态课程观是野外生存课程改革发展的道路方向之一,而该课程体系中的具体改革措施现还未能完整构思,如怎样具体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等。在今后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的发展,期望就本门课程开设的理念、课程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能提出具体和实际的课程改革新举措。
  • 摘要: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对我国大学生体育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目标.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要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学会至少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学校要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提议学生要成立学生体育社团".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一个新阶段的要求,也是对《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方向,高校体育能力的培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必须避免内容空洞,甚至空谈,否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积极改进教育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课堂之上,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减少校园能耗浪费,才能使生态文明教育从虚入实。生态文明教育产生的良好效果并不局限于高校之内,通过高校师生的文明行为可以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产生良好的辐射效果。
  •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行动指明方向,深刻肯定了教师的作用.2014年环保部向媒体公布了我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绿色发展理念乃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对于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作为学生学习、立德树人的表率,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应率先具备深厚的生态意识,观念指导行动,知行合一,这样才能依托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与系统性,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影响学生,化育"生"心,为我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较强生态意识的新人,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以环境教育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做展开,吸收了国内外大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与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而产生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承担着深化改革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想要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优良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加上如今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趋势都在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转变,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全社会覆盖提高出了新的挑战.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增加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
  • 摘要: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人与自然协同发展作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做到绿色消费等,而且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实践活动中来,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摘要: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作为一所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一直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并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该校与国际和港澳台地区相关优质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职业标准,探索优质教育的真谛,并将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融入公共基础课中,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方面也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探讨,借鉴国外先进环保理念。而国际合作作为该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也应考虑在对外交往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文将以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例,思考如何在对外交往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摘要: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符合生态、绿色、低碳、环境友好要求的必经之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废旧纺织品变废为宝,进行绿色化设计应用,是企业、行业、社会的共同责任。废旧纺织服装循环利用和设计生产工艺的手工化,都旨在运用旧有的材料再设计、再生产成为再生产品,并在此工程中减少和避免服装工业流程而产生的对环境的二次破坏和生态资源的过度浪费。废旧服装纺织品回收到企业后,对废旧服装进行分类、拆、洗、消毒、熨烫等后处理工序,再由设计团队进行创新再设计制作出衍生产品,即工艺品和生活家居用品,如布艺娃娃、玩偶、地毯、旅行背包、靠垫、口袋等,进人线下市场销售和线上网络销售。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新策略和新举措提升到政治高度的再次强化,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高职院校作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阵地,承载着弘扬和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探索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培养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摘要:朴门永续设计是一套原则,是设计论,而非技术体系,不能简单地称为园林设计,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朴门永续设计构建可持续、稳定的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美学而非人类美学去设计生态环境。一个好的朴门永续设计能够让生态系统产生最大收获,并让生态系统的各个元素有效连接起来,同时降低风险和外部能源物质输入。首先作为生态下校园,水资源是首要考虑因素,蓄水池的选址成了第一个难题,那么就需要考虑到它们的功能,一边房舍用,一边菜园用,再加之需要节省动力能源,那么把它建造在房舍与菜园中间的高处是必要的。在校园规划中,可以将需要经常照顾的菜园放在厨房附近,这样照顾与采收都可以很方便,那需要偶尔照顾的鸡鸭圈舍就可以放在离住宅区稍远的区域。在校园建设中,完全能够运用几项策略来加速生态系统演化,建议在初期种植容易生长的支持性树种及固氮豆科植物等,达到复育土地,稳定生态之目的。
  • 摘要:党的十九大三次会议指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高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摘要: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的生态理念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理念及生态文明社会的建立,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与实践,必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然而,当今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文明意识却令人担忧.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十分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内涵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及生产力的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
  •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和高校德育结合,归本溯源是高校德育课教师及辅导员树立理念并扩充知识,双向互动是改进教育内容和形式,增强社会实践教育。
  • 摘要: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主体生态知识欠缺、生态意志薄弱、生态情感失衡、生态行为滞后,迫切需要加强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因此,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企业需要一批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专业人才,所以作为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刻不容缓。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变,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理念的树立和执行,工商管理学科均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高校的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可以成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教育未来的企业工作者实现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这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与生态文明需求相适应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使之在传播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高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改革不容回避的任务。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目前高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渠道作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在生态文明教育视阈下培养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入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摘要: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通常采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生态文明常识,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有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上有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也开设了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选修课。不过生态文明教育除了让学生改变对传统价值的理解,还应该使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所以我院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通过生态文明生活课程建设,聚焦人对生命的基本认识,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自身生存发展,懂得如何理解自然美,感受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上。
  • 摘要:在教学经验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双重困境下,基于跨学科的视角,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化整为零。把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分散在高校已有的公共必修课程中,并不断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与各学科内容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最终形成一套普遍适用于各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这将是未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
  • 摘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是现代社会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适应当前新形势,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正在建设当中,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者,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落实保护物质自然环境,然而可以从生态审美教育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生态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的美。同时,生态审美意识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以生态理念思维去重新认识优秀文化的魅力,进而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创新动力。当然,诚如曾繁仁教授所说:“也许,生态批评家们将文学艺术的作用估价得过高了,但通过审美教育转变人们的文化态度,使之逐步做到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愿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以图有所收获。”“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的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具备生态审美思维及审美鉴赏能力。如此,生态美育的理想才可能贯彻于人文学科的教学中,从而为当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贡献一分力量。
  • 摘要: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让受教者懂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并真正做到这两点才是教育理念中最为核心和根本。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来看,成果并不理想。而礼仪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学生转变意识,树立健康的道德观,懂得“尊重”,在生活工作中变得知礼、懂礼且有礼。礼仪课程直接作用于生态友好型素质养成,礼仪课程有利于将生态友好型素质转化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已有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鉴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亟待提高、生态文明认知普遍不足的现状,通过实证调研和科学研究,精心设计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展开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过程,是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的必要之举和大势所趋”。
  • 摘要: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协调入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定义为"教育者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有关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关注生态问题,具备生态道德和生态素质,并且能够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和谐",并以此文探析如何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活动中融合生态文明教育.
  • 摘要: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需要经历这两个步骤:理论学习和实践。理论学习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培养;实践指将生态文明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并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的应用和理解。高职思政课共有三门:“基础”“概论”和“形势与政策”。在这三门课程中分别融入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完成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培养,设计相关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功能。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经历着平稳快速地发展,但是经济高速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法律法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实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是应天道、合国情、顺民心的世纪伟业,理应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自然也应贯穿教育事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 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现行的2018年3月出版的教材,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很多:建设美丽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想,一带一路等。只有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采用各种方法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环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把高职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通过对以往生态文明对教学成果的分析发现,高校应调整教学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把体验式教学法、小组合作任务导向法和情境教学法贯穿其中。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方向,让高校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有一个形象化的直接认知,进而提升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并将该行为贯彻终生。
  • 摘要:人类社会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如生态失衡、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等严重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应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面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来推动,所以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推动好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能成功.思政课作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目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尽可能地渗透到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有效实现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是非感,强化生态忧患意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使思政课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充分肯定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大学生能够正视问题,对党和政府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上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响应,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从道德和法律的层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规范生活中的行为,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来承担的重大责任.
  • 摘要:高校体育是指在高等院校内开设的体育教育课程。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高校体育也应该清晰地审视自身的特点,调整因素与结构,更好地发挥其对于高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功能。
  • 摘要:幼儿体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幼儿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影响着幼儿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幼儿体育课程作为实施幼儿体育目标的主要实施途径,关系到幼儿是否全面健康发展.20世纪以来,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成为当前形势下的主要发展策略方针.课程生态化也在快速崛起,本文拟从理清幼儿体育课程生态化的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如何采取措施三方面来探讨幼儿体育课程生态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