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学训结合”培养模式的调查
【6h】

对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学训结合”培养模式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调查背景

1.2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3 传统项目学校在青少年体育人才上的积极贡献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学训结合的研究

2.2 青少年“学训结合”的情况

2.3 宜宾市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队现状及实践情况

2.4 关于传统项目学校办学成效的研究

2.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5.1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5.2 “学训结合”培养模式

2.5.3 “高水平运动员”

3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现阶段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训结合的基本情况

4.2 目前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训结合的现状

4.3 学训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5.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地调查了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训结合”的相关因素及现状,探讨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之处。为了适应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训结合”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应运而生,探索“学”与“训”的有效融合,为宜宾市以致四川省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数据。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宜宾市11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学训结合现实状进行实地调查,对工作在一线的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进行了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下面结论:宜宾市在体育项目设置上不平衡,主要突出各自的优势项目和体育专业考试项目,而忽视了新时期对人才的全面培养。目前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学训结合状况并不好,多数学校基本都只停留在表面层的结合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文化课方面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作为传统项目学校的文化课纲要,开设课程比较单一,都是针对升学考试的所需课本资料。在文化课教师的安排上也有一定偏差,年轻老师太多,显示出老师太年轻化,经验可能相对不足,教练员的年龄安排上相对还可以不过仍然存在的问题就是比如竞走、短跨项目上没有人。师资培训机会较少,经费来源单一。而学生方面,平时由于要参加训练,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文化课的安排上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体育专业老师也不怎么参与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习管理,加上有时候比赛对文化课的耽搁,补习制度也不完善。
   根据调查还显示,宜宾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关于体育的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合理,对待教学工作态度较好,但是教学经验不足也暴露出来。同时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合理,但是曾经的运动员经历表现不足。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员的培训与继续学习不够。运动员整体水平不高,参训学生文化成绩普遍不好,学训矛盾激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