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训诂研究
【6h】

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训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从训诂角度研究文言文注释的意义

1.2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研究现状

1.2.1 注释的训诂研究成果

1.2.2 07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实施方案

2 两套教材对比分析

2.1 数量对比

2.2 相同篇目的注释对比

2.2.1 注释数量的比较

2.2.2 注释内容对比

2.3 注释变化趋势,变化特色

2.4 新旧版本相同注释对比

2.4.1 注音不同

2.4.2 对词语的解释不同

2.4.3 词义范围不同

2.4.4 术语、用字不同

2.5 结语

3 注释分类

3.1 释篇题

3.1.1 释出处

3.1.2 释人名

3.1.3 释地名

3.1.4 中心思想及故事情节概述

3.1.5 作品所作的原因、背景、时间

3.1.6 释题目或题中词语

3.2 释词语

3.2.1 名词

3.2.2 动词

3.2.3 形容词

3.2.4 代词

3.2.5 副词

3.2.6 介词

3.2.7 连词

3.2.8 助词

3.2.9 语气助词

3.2.10 语气词

3.2.11 词缀

3.2.12 拟声词

3.3 释句子

3.3.1 字面意思串讲句义

3.3.2 释句子大意

3.3.3 侧面讲解

3.3.4 深入讲解句义

3.4 释语法现象

3.4.1 词类活用

3.4.2 补充说明

3.4.3 用法

3.4.4 词头词尾

3.4.5 省略

3.4.6 说明句型

3.5 释通假

3.6 训诂注音

3.7 补充历史事实

3.8 释典例风俗

4 注释商榷

4.1 07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的训诂不足

4.2 07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

4.3 旧版错误新版已改的注释

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它的使命就是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阅读与鉴赏是必不可少的。高中《语文》所选取的古代作品多是经过千锤百炼和时间检验的名篇名著。在文学、审美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价值。新课标要求学生要能够借助有关工具书和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在阅读这些古代作品的过程中,学生所能得到的最直接、最快的帮助来自于文中的注释。07人教版高中《语文》(后简称《语文》)中共有文言作品38篇,文言文的注释共有2009个,注释十分详尽,并且有着科学、通俗、简洁等特点。《语文》出台至今,对于教材注释方面的研究和成果已有一些,但从训诂的角度来对《语文》中文言文的注释进行研究的选题依然很少。所以,从训诂的角度对《语文》文言文的注释进行研究对于帮助读者读懂注释、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训诂的角度出发,分四章来论述《语文》文言文的注释情况。分别为绪论、03与07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的对比分析、07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分类描述、注释商榷四个部分。其中两个版本的对比分别从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册数分布、相同文言篇目的注释数量和注释内容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同时将这些注释按照训诂内容的框架分类,进行描写和统计。在这个过程中把所发现的注释问题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形成商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