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积极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6h】

积极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积极心理干预相关文献

2.1.1 积极心理干预的概念界定

2.1.2 积极心理干预的研究综述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相关文献

2.2.1 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

2.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2.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文献

2.3.1 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2.3.2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3.积极心理干预训练的理论基础

3.1 积极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

3.2 积极心理干预的实践基础

3.3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4.1 研究计划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像

4.4 研究工具

4.5 实验设计

4.5.1 实验设计思路

4.5.2 实验初衷

4.5.3 被试招募

4.5.4 实验流程

4.5.5 实验变量控制(质量控制)

4.5.6 积极训练的干预准备和实施

5.研究结果分析

5.1 积极干预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统计结果

5.2 积极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前测后测统计结果显著

5.3 积极干预训练后,对照组前测后测统计

5.4 积极干预实验组后测结果与3个月后的追踪统计结果及质的分析

5.4.1 积极干预实验组后测结果与3个月后的追踪统计结果

5.4.2 质的分析

6.讨论与建议

6.1 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念

6.1.1 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方式

6.1.2 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6.1.3 培养积极的意志品质

6.2 注重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建设

6.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7.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呈现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为取向的课程模式,具有形式化、课程化,医学化的倾向,不能因个体而异,对心理正常大学生的支持较少。而积极心理学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普通健康人的幸福,目的是使普通个体达到身心更加健康和幸福的目的。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法和干预训练方法相结合,将专题讲解、小组环境监督、团体辅导、自主训练四种干预手段相配合,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三方面施予积极的干预训练,选用信效度高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主观幸福感问卷(SWB)》作为测量工具。对四川师范大学12个学院的258名被试分两组进行70天的干预和3个月的追踪观察,探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方法。实验结果呈现以下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训练对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等五个因子有显著影响,在主观幸福感维度上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有显著影响,并在干预训练结束3个月后进行追踪检验,其效果具有稳定性。
  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积极心理干预训练方法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稳定的影响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李洋;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庆;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5;
  •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干预;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8:0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