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遗产旅游体验的差异化研究——以四川三个世界遗产地为例
【6h】

遗产旅游体验的差异化研究——以四川三个世界遗产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视角和方法

一、 理论视角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框架与基本思路

一、 论文框架

二、 基本内容

第一章 对已有相关问题的研究回顾

第一节 旅游体验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遗产和遗产旅游研究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第二章 被调查遗产地概况、研究思路及设计

第一节 被调查遗产地概况

一、 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风景区

二、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峨眉山景区

三、 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景区

第二节 实证研究框架和研究设计

一、 数据获取方法

二、 具体分析方法与手段

三、 样本特征

四、 数据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

五、 定性方法的补充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遗产地旅游者心理需求特征分析

第一节 遗产旅游需要的基本理论

一、 旅游需要的涵义

二、 关于旅游需要的研究进展

三、 遗产旅游需要的实质

第二节 三类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旅游需求对比分析

一、 旅游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分析

二、 三个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三、 旅游需求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四、 不同旅游者旅游需求影响要素的分类分析

五、 旅游者的目的地知识了解渠道分析及其对影响旅游需求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六、 遗产地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初步分析

第三节 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差异机制分析

一、 遗产地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总体评价

二、 遗产地旅游者旅游需求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游客体验的遗产地吸引力分析

第一节 遗产旅游地吸引力特征

一、 旅游吸引力系统的组成结构

二、 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的要素演变过程

第二节 遗产地吸引力对比分析

一、 遗产旅游地吸引力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二、 遗产旅游地吸引力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三、 基于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的遗产地吸引力综合分析

第三节 吸引力体验感知的差异机制分析

一、 遗产地资源要素差异因素

二、 旅游者差异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旅游体验中的真实性分析

第一节 对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含义的解读

一、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

二、 本文对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观点

第二节 遗产地旅游体验真实性对比分析

一、 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旅游者真实性感知分析

二、 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地文化内容真实性感知分析

第三节 遗产旅游体验中真实性感知差异的机制分析

一、 遗产旅游地资源特质因素

二、 旅游者因素

三、 其它方面的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另一个视角:基于导游叙述的遗产地旅游者体验

第一节 深度访谈的概况

一、 深度访谈方法

二、 访谈基本过程

第二节 导游叙述中的旅游者遗产旅游体验

一、 基于导游认知的旅游者需求差异

二、 基于导游认知的旅游者体验过程差异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综合分析

一、 遗产旅游需求与遗产资源特质:遗产旅游体验差异的起点

二、 遗产资源的旅游吸引力与遗产资源的价值: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差异生成机制

三、 “真实的遗产”与“真实的体验”

第二节 对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启示

一、 遗产旅游需求管理的启示

二、 对遗产旅游体验“真实性”构建的启示

三、对遗产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结论、局限及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遗产旅游”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有效形式之一,成为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遗产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的遗产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绝大部分世界遗产地已成为了我国所有旅游景区中最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但是,从遗产旅游的实践来看,很多遗产地仅仅将“世界遗产”作为招揽客人的“金字招牌”,没有对遗产资源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合理和深入地开发,使旅游者的感知与期望效用存在较大差距。对于旅游者来说,我国多数遗产旅游的发展实际上还停留在“符号旅游”阶段,旅游学界内也缺乏对遗产旅游价值深层次开发的研究。这必然导致旅游者对遗产旅游价值的理解和领悟缺乏深度,难以在旅游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不利于遗产价值的有效传播。
   以往对遗产旅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了遗产地的开发和规划的具体方法上,缺乏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对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感知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打破这一点。将遗产旅游与体验经济的研究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利用遗产旅游与体验经济内在的一致性,加强旅游产品的体验化研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更美好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旅游者,从而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另外,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旅游学科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长期以来,旅游学科内部一直处在多种学科各自为战的状态。为了改变旅游学研究的这种空洞化和学科内部关联被动化的现状,本研究综合运用心理学、人类学、地理学、景观学等理论与方法,在对现有相关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探讨了旅游者对不同遗产地的认知,通过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工作,分析了造成不同遗产地旅游者体验差异的各种机制,推动了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学科内部各个相关学科的融合。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旅游者遗产旅游体验的主要因素,以及遗产地旅游者旅游体验差异产生的各项机制。本文研究的对象选择为具有较大知名度和代表性,开发也较为成熟的三个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旅游地: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峨眉山和青城山,调查活动也在这三个景区内展开。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两种调查方式得到相关数据和统计信息,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合访谈记录和参与式、非参与式观察的经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在对遗产旅游体验差异产生机制的分析上,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另外,遗产旅游体验是在所谓的“体验式遗产环境”中形成的。除了所有旅游景区所共有的景观设置、空间布局等内容以外,一些其它的因素共同影响并决定着遗产旅游体验,其中包括针对遗产产品的需求与供给、遗产景观受保护的情况、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学科切入的策略,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景观学、心理学、地理学各个学科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会考虑采用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法等各种方法的运用。
   本文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系统总结旅游体验研究和遗产旅游研究的研究进展及相关研究理论,并对本研究进行理论假设:(二)背景研究,即对九寨沟景区、峨眉山景区和青城山景区的旅游发展概况和背景进行梳理;(三)对旅游者出游前的旅游需求展开实证研究,对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差异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详细探讨了遗产地资源特质、旅游者个体因素,以及旅游者信息获取渠道对遗产旅游需求的影响;(四)对旅游者旅游中的体验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旅游者吸引力感知差异和真实性感知差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基于社会抽样调查和深度访谈,从旅游认知和导游观察两个角度对旅游者在遗产地旅游过程中的体验逐层深入分析,确定旅游体验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而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本文通过研究试图证明以下一些观点:
   遗产资源特质上的差异是旅游者遗产旅游体验差异产生最根本的原因。不同的遗产资源在资源特质上存在着差异,旅游者在欣赏和品味这些不同特质的遗产旅游资源时,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
   遗产资源特质释放功能的不同对旅游者的体验差异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遗产资源除了在资源特质上存在差异之外,其资源特质的释放功能也有着较大的区别。资源特质释放功能较强的遗产资源,其为旅游者带来的旅游体验更丰富,旅游者更容易接受和领会这些遗产资源所传达出的或自然,或人文的信息,相反,如果遗产特质的释放功能较弱,其能够有效传达给旅游者的信息就较为有限,旅游者对其的体验感知也就较弱。
   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旅游者的遗产旅游体验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遗产旅游体验在旅游者的个人层面具有主观性。旅游者的个体因素,对其的审美偏好与兴趣取向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不同个体特征的旅游者在面对同一个遗产资源时,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感知。另外,个体因素的差异在所有的体验差异生成机制中,表现得最为多变和复杂。
   旅游者的遗产旅游体验差异还与遗产地的营销策略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联系。无论是旅游者在遗产旅游开始之初对遗产地的信息获取渠道,还是当旅游者进入到遗产地后,向旅游者介绍遗产资源的各项概况的景区解说系统,这些因素都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差异产生着影响,它们或者增强了旅游者对遗产旅游的需求,或者改变了旅游者对遗产资源吸引力要素的关注程度,又或者影响了旅游者对遗产真实性感知,从旅游者体验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产生着影响。
   遗产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差异是遗产旅游资源特质、旅游者个体差异、景区管理方式等多项因素在遗产地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遗产地和不同的环境下,它们对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却又彼此联系。
   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对遗产差异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对遗产旅游发展有所贡献:一是使遗产旅游规划者更加科学和理性的认识影响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各项因素,并在规划设计遗产景区的过程中更好地对这些因素进行把握,二是有助于遗产旅游管理者调整遗产景区的管理思路,更有效地满足不同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需求,进而促进遗产内在价值的挖掘,使遗产旅游得以可持续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