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研究
【6h】

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微课程相关研究

2.1.1 微课程

2.1.2 微课程的国内外研究

2.2 内容呈现方式相关研究

2.2.1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概述

2.2.2 认知负荷理论

第3章 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案例比较分析

3.1 《三角形内角和》微课程的相关案例

3.1.1 微课程案例一:《三角形内角和》一杜梅兰

3.1.2 微课程案例二:《三角形内角和》一陈思研

3.1.3 内容选择比较

3.1.4 知识的组织结构

3.1.5 陈述顺序和策略

3.1.6 教学理念

3.2 《乡下人家》微课程的相关案例

3.2.1 微课程案例二:《乡下人家》—刘娥英

3.2.2 微课程案例二:《乡下人家》—郑银

3.2.3 内容选择比较

3.2.4 知识的组织结构

3.2.5 陈述顺序和策略

3.2.6 教学理念

3.3 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类型

3.3.1 传统类型

3.3.2 拓展类型

第4章 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效果的调查分析

4.1 微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调查结果分析

4.1.1 《三角形内角和》的微课程调查状况

4.1.2 《乡下人家》的微课程调查状况

4.1.3 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4.1.4 调查结果明显差异部分分析

4.2 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对案例内容的比较分析

4.3 学生对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评价意见分析

4.4 教师对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评价意见分析

4.5 微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局限

5.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已经是主流,并直接引发了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的变迁,微课程就是顺应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课程形式。但是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在阐释其理念与应用前景上,关于现有实践中的微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尤其是教学内容呈现过程当中知识的组织结构、陈述顺序和策略以及教学理念等成分却很少,而微课程的呈现方式对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都起到很大作用。本研究课题是通过对微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进行分析调查,调查学生在微课程学习中对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的不同接受程度,为广大微课程制作者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针对内容呈现方式方面提供指导与借鉴。
  本文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微课程的研究,以及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
  通过分析四个典型的微课程案例,总结出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中知识的组织结构、陈述顺序和策略以及教学理念中的特点与不同,归纳出微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类型。
  通过对学生与教师的调查,分析了学生对于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的喜爱与接受程度,以及教师对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的看法。
  对调查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微课程制作者在后续的微课程制作上提出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