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政治文明历程为例》
【6h】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政治文明历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分析

1.3 研究综述

1.3.1 有关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1.3.2 有关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环节与原则

2.1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环节分析

2.1.1 学情分析

2.1.2 课程标准

2.1.3 课程资源

2.1.4 教学目标

2.1.5 教学策略

2.1.6 教学反思

2.2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分析

2.2.1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2.2.2 互动生成、浑然一体

2.2.3 坚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3章 “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分析

3.1 “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3.2 “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3.3 “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

第4章 “发现式”历史教学设计分析

4.1 “发现式”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2 “发现式”历史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4.3 “发现式”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

第5章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展望

5.1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原则

5.2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梳理有关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动态,发现存在诸多不足,表现在: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还不够坚实、研究体系还有待完善、历史教学设计的环节还有待规范、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教学效果的把握还不够到位等。因此,本文进一步优化了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坚持学情分析、课标分析、课程资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自我反思的统一,并用翔实的案例分析了教学设计诸环节容易出现的误区。从教学设计实践中,提炼出历史教学设计应坚持的一般原则: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互动生成、浑然一体是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基本理路;坚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历史学科的突出优势。
  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符合历史学科的叙事特点,仍是现实高中历史教学的主流模式。以教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习较为抽象、难度较大的历史知识。本文以《辛亥革命》为例,进一步规范了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史学理论导入,精选史料寻找学生认知历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实现了史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设计理论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充分凸显了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与优点。
  以学为中心的发现式历史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弥补接受式历史教学设计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是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式,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为例,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抛锚式和支架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神入制宪会议的会场,充分发表意见,果断行使表决权,从而有效完成了对联邦制和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的意义建构,并通过对课本错误表述的分析推动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历史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促进历史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理念的先进性、目标的清晰性、内容的可靠性、策略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等方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表述了历史教学设计评价应坚持的独特标准。从历史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中,可以深化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当前,历史教学设计出现了教学设计思想多元化、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日益加深、教学策略混合化、教学内容双语化和“e学习”环境等诸多发展趋势,假以时日,必将发生质的飞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