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历史上的定位及流变
【6h】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历史上的定位及流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主旨

1.2先行研究的概况

1.3课题研究的重点及意义

1.4本文的结构安排

2殷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2.1殷周时期——从神本到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

2.1.1殷商神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端

2.1.2西周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因素的契入

2.1.3思想政治教育由“神本”到“人本”转变之社会背景及阶级立场分析

2.2春秋战国时期——多元倾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争鸣”

2.2.1儒家“礼教德治”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2.2.2法家“以法为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2.2.3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2.2.4多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社会背景因素及其政治归宿

3秦汉至明清封建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3.1秦汉——“大一统”风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

3.1.1秦“焚书坑儒”,独尊法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3.1.2两汉“外儒内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3.1.3从法家“大一统”到儒家“大一统”转变的社会政治动因

3.2唐宋——封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与发展

3.2.1隋唐以儒家为主干、佛教和道教为两翼的思想政治教育

3.2.2两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学主张

3.2.3封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巩固

3.3明清——封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与僵滞

3.3.1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前强化

3.3.2封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僵滞

3.3.3封建思想政治教育由强化到僵滞是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

4近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4.1近代社会前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1.1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1.2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1.3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1.4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1.5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4.2国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4.2.1“党化教育”的思想政治专制

4.2.2“三民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5.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5.1.1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5.1.2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5.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5.2.1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创和形成

5.2.2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与发展

5.2.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前进与严重挫折

5.2.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新发展

5.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

5.3.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的规律

5.3.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的规律

5.3.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与党的成熟相伴随的规律

6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6.1继承传统坚持民族化

6.1.1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6.1.2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6.2与时俱进坚持国际化

6.2.1重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适时借鉴和创新

6.2.2紧扣时代主题和全球战略,实现国际化

6.3立足国情坚持中国特色

6.3.1强调意识形态教育,把握正确导向

6.3.2注重国情教育,坚持中国特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历史的产物,在依次更替的不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既有变革又有继承的基本的历史联系,研究了解这些联系,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承认思想政治教育是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历史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共有的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对我国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流变作了研究和探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历史不同阶段和不同阶级共有的社会活动,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跨时空的纵向研究不仅可以把握历史,更能够洞观现实并预见未来.课题从殷周到明清,从近代到现代,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其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定位、变化和演进的过程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并探讨了面对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价值观多元化等现实的社会存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趋势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精华与糟粕、政治与道德、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历史上的定位及流变这样一个问题进行历史的、唯物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和历史走向,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