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西省余江县水利事业发展与血吸虫病流行关系研究
【6h】

江西省余江县水利事业发展与血吸虫病流行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录

表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资料与方法

1.4问题的提出

2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

2.1 余江县的地理位置及疫区环境

2.3 小结

3 余江县水利事业的发展与血吸虫病的防治

3.1 解放前余江县水利事业的发展

3.2 解放前“肖公陂”的兴衰

3.3 解放后白塔河的治理与血吸虫病防治

3.4 小结

4 余江县血吸虫病的防治与控制

4.1 1953-1958年血吸虫病防治政策的转变

4.2 1958年余江县血吸虫病的控制

4.3 1958年余江县是否根除血吸虫病

4.4 小结

5 结论

参 考 文 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余江县是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其流行模式属于山丘型。至解放前夕,该县因血吸虫病流行而毁灭的村庄有42个之多,其死亡人数多达29000人,属江西省各疫区解放前死亡人数最多的县之一。1950年代国家开始重视血吸虫病,中央派专员驻余江县进行血吸虫病的调查、治疗与预防。在1958年大跃进的浪潮以及血防工作大规模开展的氛围中,余江县因率先宣布已根除了血吸虫病而受到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为此赋诗二首《送瘟神》,由此将余江县推至国内外血吸虫病防治典型,而中国的血防工作也由余江县一个小县内的群众运动发展为血防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通过对余江县村史、家史等资料的梳理可知,该地血吸虫病流行时间可上溯至康熙、乾隆年间,流行史长达200余年。此病的流行与该县境内白塔河流域水利工程的淤废有关,因此在1950年代的血防工作中,该县以白塔河的治理为样板,围绕此河开展了大规模的“开新填旧”工作,并于1958年6月使全县范围内的血吸虫病得到控制,而该县血防工作之所以取得突出进展,或与该地疫情的简单流行模式有关。
  就1958年余江县血吸虫病的“根除”之说而言,通过对档案史料的分析可知,其所谓“根除”实际尚未达到标准,更准确来说,仅是在该县个别重点疫区实现了血吸虫病的基本消灭,使全县范围内的血吸虫病达到有效控制,并为山丘型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此前由于尚未公布血吸虫病根除的具体标准,故而这一宣传并未得到过多质疑。在1958年大跃进的特殊背景下,这一口号的提出与宣传,极大地鼓舞了血防士气,为争取血防胜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许是余江县血吸虫病“根除”的真正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