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本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6h】

校本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校本评价:有待研究和完善的论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对评价“改进”功能的呼唤

三、研究定位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分析路径与写作框架

一、分析路径

二、写作框架

第一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校本评价的研究背景

一、国外校本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二、国内考虑校本评价的背景和必要性

三、国内外校本评价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关涉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评价论题的研究进展

一、校本教师发展

二、教师评价变革

三、校本评价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四、教师专业发展对学校层级评价变革提出的挑战

第二章 校本评价的研究基础

第一节 校本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校本评价的本质属性

二、校本评价的核心理念

三、教师成为评价者的本源探究

第二节 校本评价的理论模型

一、校本评价的经典理论和模式

二、校本评价的实践流程和问题

三、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主体维度的校本评价:提升教师专业自主意识

第一节 校本评价背景下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一、教师自主发展的必要性

二、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突显的主要特征

三、教师专业自主意识发展范围的确定

第二节 教师成为评价者的“权利-权力”基础

一、教师成为评价者的合理性分析

二、教师成为评价者的政治角色:权力来源的重新分配

三、教师成为评价者的核心机制:赋权增能

第三节 校本评价促进教师自主规划专业发展理想

一、教师以何种身份参与校本评价

二、教师成为评价者的行动框架

三、教师在校本评价循环中形成自主评价观

第四章 过程维度的校本评价:发展教师专业知能

第一节 校本评价背景下教师专业知能的发展

一、确定教师专业知能范围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二、教师专业知能:一个内容框架

三、评价视野中教师自主发展专业知能的必要准备

第二节 校本评价实施的组织基础

一、在传统组织架构中实施校本评价的主要障碍

二、校本评价实施的组织支撑:常设组织的调整

三、校本评价根植校内的行动机制:自主管理

第三节 校本评价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专业知能

一、自评成为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方法

二、教师自主编制评价标准和工具

三、在校本评价循环中教师自主评价的具体步骤

第五章 制度维度的校本评价:构筑教师专业合作文化

第一节 校本评价背景下教师专业合作文化的构筑

一、形成评价共同体:教师专业合作文化构筑的起点

二、走向对话:教师专业合作文化构筑的基本路径

三、遵守共同的规则:教师专业合作文化生成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校本评价自我改进的环境基础

一、校本评价精炼的物理环境

二、校本评价精炼的心理环境

三、校本评价自我改进的动力机制:共同体协同作用

第三节 校本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合作行为常态化

一、互动式评价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

二、教师在合作评价中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三、保障教师合作评价的制度创新

第六章 指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评价:经验分享

第一节 国外相关经验与启示

一、教师绩效管理的校本化实施:英国经验

二、绩效本位教师评价的校本化实施:美国经验

三、教师评价的校本化实施:澳大利亚经验

第二节 国内有关尝试与反思

一、学校本位教师评价计划的试行:台湾地区做法

二、学校层级评价功能变革的典范:大陆地区做法

三、校内成员眼中的校本评价:两个案例

第三节 我国实施校本评价的影响因素和保障条件

一、我国实施校本评价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实施校本评价的保障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校本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本文试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对校本评价的意义性展开探究。本论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一个基本的背景,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与评价改进功能迷失之矛盾日益尖锐,且仍未找到适宜的解决办法。本研究的重要目的在于揭示和论证校本评价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机制。整个研究的过程主要在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制度三重维度上展开:而且在每一重维度中,又分别从“条件机制”和“主体机制”两个层面对校本评价背景下,教师究竟能够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为保护和激励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创设何种条件、具体过程是如何呈现的等问题进行了论证,进而揭示出校本评价可以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特别是通过建立和健全“条件机制”和“主体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第一章主要对校本评价的研究背景和关涉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评价论题之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回顾,并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对国外校本评价的实践缘起和理论发展过程的解读中,归纳了校本评价已有的实践模式和经历的主要发展阶段,并结合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国内教育变革的需要分析了国内考虑校本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评价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入手,就校本评价背景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做出了确认,并提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二章主要对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维度进行了阐述。校本评价的理论基础涉及两个部分:一是与校本评价自身的本质属性和核心理念相关的理论内涵,指出校本评价具有“内部、自主、常驻”的本质属性和“赋权、对话、自我改进”的核心理念;二是与校本评价改进与发展功能相关的整个研究的立论基础,分别从哲学、组织行为学和教育学三个层面,对教师成为评价者的思想本源进行了探究。第三章主要从评价主体的维度考察了在校本评价背景下提升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首先指出在主体层面的评价视野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机制”是实现自主发展的专业理想;其次澄清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理想的“条件机制”是教师成为评价者身份的确立;进而在赋权增能的核心机制中,呈现教师是如何在校本评价的准备与规划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的。第四章主要从评价过程的维度分析了校本评价背景下发展教师专业知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首先指出在过程层面的评价视野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机制”是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其次澄清了教师实现自主发展过程的“条件机制”是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进而在自主管理的评价运行机制中,呈现教师是如何在自主管理校本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专业发展的。第五章主要从评价制度的维度阐述了校本评价背景下构筑教师专业合作文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首先指出在制度层面的评价视野中,教师专业合作文化构筑的“主体机制”是形成评价共同体:其次澄清了维系共同体存在的“条件机制”是校本评价自身的改进与完善;进而在共同体协同作用的动力机制中,呈现教师专业合作文化是如何在校本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常态化的。第六章主要基于以上分析,就指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评价论题本身,提供了一些可供分享的国内、外经验,并就我国实施校本评价的影响因素和保障条件做出了理性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