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思考
【6h】

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和依据

第一节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

一、批注和批注式阅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

第二节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二、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

三、对话理论

第三节 新课标背景下提倡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求知欲望

二、有利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建构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第二章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多样性

第一节 阅读材料选择的多样性

第二节 批注的多样性

一、类型多样性

二、批注的角度的多样性

三、批注方法的多样性

第三章 批注阅读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品词味句

第二节揣摩意象和意境

第三节深层领会哲理意蕴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便由此而生,这是一种用传统的批注手法注读当代作品的阅读方式。在批注式阅读中包含两个概念:阅读材料和批注文字。阅读材料因读者而异,批注文字即读者留下的痕迹,这是读者与作者发生的激烈碰撞。
   本文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教材,与教材对话,产生超越字面意义的理解,通过各种批注方法,利用眉批、旁批、夹批等形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生成独立的阅读体验。本文对历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出现的批注题进行了归类分析,求得在考试中学生对批注题有全面认识。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第二部分从建构主义的有关理论、接受美学的有关理论、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揭示了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论述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分为三部分:品词味句、揣摩意象和意境以及深层领会哲理意蕴;第四部分为部分省市中考卷中出现的批注题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