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审视与价值重建
【6h】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审视与价值重建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社会已经处于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文化,价值选择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当今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出现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的趋势。当代大学生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与需求,社会与国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这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变化。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定了高校德育的方向,是评估高校德育工作的尺度。高校德育目标设定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在新时期下,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重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充分阅读和分析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时代审视和价值重建两个维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立论依据,理论界对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高校德育目标的涵义并对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首先论述了德育目标的具体含义,并对德育目标与德育目的两个不同又有联系,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力求科学的把握德育目标。其次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德育目标进行阐述。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初期,德育目标蕴含在高校的教育目标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二十世纪末,是高校德育目标的明确与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突出创新,重视对综合人才的培养。每一阶段的研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法规及文件,对我国德育目标的发展沿革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第二部分:对中西方的德育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以美国、日本两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代表,就其异同之处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保持我国传统优势的同时,借鉴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思想和德育精华,优化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设。
   第三部分:讨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目标与社会、学生、学校等存在的主要矛盾。反思了德育目标与社会现实、社会变革以及大学生衍生的新需求之间的矛盾。力求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分析,论证对高校德育目标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是:论述了对高校德育目标调整的理论依据,并对其时代价值做了阐述。指出高校德育目标的重新建构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指导和依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理论。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价值研究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对高校德育目标带来的挑战和契机,社会转型期对德育目标的新要求,数字技术丰富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形式及低碳经济视野下高校德育目标的构建。
   第五部分:从价值维度对重建德育目标进行论述,提出并论证了重建德育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完善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应该坚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则:坚持德育目标的社会性和个体特征的统一;坚持德育目标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理想的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德育目标相统一,并高于现实目标三项原则。具体措施包括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目标;符合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注重素质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注重自我教育,形成个体内在的道德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