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硅微通道板的新型三维传感器
【6h】

基于硅微通道板的新型三维传感器

代理获取

摘要

三维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而硅基三维结构材料更是因为具有与传统集成电路工艺的兼容性以及与体材料相比所具备的独特物理与化学特性,成为制备微型电化学传感与能源器件最理想的材料。本文以电化学刻蚀技术制备的硅基微通道板为基础,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论文首先介绍了利用光辅助电化学刻蚀技术制备硅基微通道板的方法。工艺中实验参数如刻蚀溶液浓度,光照,偏压和温度也被进一步优化。在选定条件下制得的硅基微通道样品具备良好表面形貌,大的比表面积和高深宽比,并可以和衬底自分离,可作为新型三维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
   2.基于竖直排列的镀镍硅基微通道板和在其表面沉积的高度分散的钯纳米粒子,制备了一种高灵敏度的电流型乙醇电化学传感器。钯修饰的镀镍硅基微通道板电极的表面形貌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图样(XRD)表征分析。钯/镍/硅基微通道板电极对乙醇的电化学探测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测定法进行研究。这种具备三维结构的电极对于乙醇在0.10 mol L-1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在-0.10 V的测量电位下,钯/镍/硅基微通道板电极显示了很高的灵敏度,可以达到0.992 mA mM-1 cm-2,计算得到的检测下限为16.8μM。检测线性范围高达60 m mol 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它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快速响应以及高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过氧化聚吡咯修饰的钯/镍/硅微通道板电极,并应用于葡萄糖传感器,具备相当多的突出优势,例如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以及快速响应。过氧化聚吡咯薄膜的修饰提高了传感器的选择性,并有效抑制了常见干扰物质如尿酸和抗坏血酸氧化所引起的干扰信号。在+0.08 V的电压下,可以获得0.37 mA mM-1 cm-2的高灵敏度,检测下限为2.06μM。线性检测的浓度范围为1 mM到24 mM,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此外,由于修饰了过氧化聚吡咯薄膜,有效抑制了常见干扰物质如尿酸和抗坏血酸所引起的干扰信号,因此所制备的电极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这种新型电极在葡萄糖的非酶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4.本部分首先研究了燃料电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制备好的硅基微通道开发新型乙醇燃料电池。三维阵列中合适的通道尺寸和高多孔度增加了活性点位,增强了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输运,因此,能够加速快速电子转移,改善催化效率。在钯/镍/硅基微通道板上,乙醇的氧化电压负移,并且峰值电流密度高于平面的钯/镍/硅结构。这些结果显示了微通道结构在增强乙醇氧化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计时电流法评估了钯/镍/硅基微通道板的稳定性。分别研究不同氢氧化钾浓度和不同乙醇浓度下电极对乙醇氧化的催化特性,并探讨了反应机制,为构建高功率的直接乙醇燃料电池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性工作。
   5.电化学刻蚀技术不只可以用来制备硅基微通道板,还可以制备具有设定深度的多孔硅结构,并通过扩散形成三维PN结。三维PN结可用作新型能量转换装置,广泛适用于高能物理,洁净能源,以及材料测试。利用阳极氧化的电化学刻蚀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构造三维PN结的方法。然而,P型硅相邻两个孔之间的孔壁厚度往往太薄,难以适应随后扩散的技术需求。在本部分中,脉冲电流被甩于制造理想的具有较厚的侧壁的P型微结构。基于该新颖结构的三维PN结在光伏能量转换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将三维PN结应用在太阳能电池中,光子可以得到再次吸收的机会。因此,电学参数例如输出电流和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被大大改善。这一理论的可行性通过Matlab仿真结果验证。而且常见的加工工艺使得这一制备技术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工业上都能得到广泛应用,因此这是一种不需要额外添加投资而获得更高效率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利用电化学刻蚀技术制备的硅基微通道板构成的电极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在电化学传感器和燃料电池中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对发展可集成的新型器件具有重要意义。而同样利用电化学刻蚀方法得到的三维PN结也为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微电子机械系统加工技术在能源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研价值,它的产业化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