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硅微通道板三维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的初步研究
【6h】

基于硅微通道板三维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电器不断向着小型化和高性能化的方向演变,尤其是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对微型电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因此,具有环保、绿色且性能优越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占据了市场。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比功率高、无污染等优点,而充电速度快,容量密度更大的三维(3-D)锂离子电池成为近年来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调研了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状况,并在实验室自制的硅微通道板(MCP)的基础上构建三维锂离子电池。重点探索了电池的电流收集层Ni的制备和工艺方法,并对制备成功的Ni层进行X射线衍射、电镜图扫描观察;在Ni层的基础上制备MoS2负极材料,研究了MoS2层的制备工艺和步骤,并对制备好的MoS2的表面形貌以及成份进行分析,最后讨论MoS2的第一次充放电性能,它的能量密度的理论容量为石墨(372mAh/g)的3倍,首次充电容量达1310mAh/g。采用小真空抽气速率吸附制备聚合物电解质PVdF-HFP(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以获得在硅微通道内壁的固体聚合物薄膜,该薄膜是否完整覆盖是三维锂离子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和改进工艺方法,得到了覆盖通道内壁较完整的聚合物薄膜。探索采用电泳沉积的方法在硅微通道板中沉积碳纳米管(CNTs)薄膜,为将来制备三维锂离子电池碳纳米管(CNTs)负极打下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