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5nm半导体器件接触孔连接工艺的研究与改进
【6h】

45nm半导体器件接触孔连接工艺的研究与改进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接触孔的定义

1.3 阶梯覆盖性

1.4 接触孔串联电阻的定义

1.5 硅化物概述

2 金属化工艺技术相关介绍

2.1 物理气相沉积工艺介绍

2.2 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沉积工艺介绍

2.2.1 CVD工艺原理

2.2.2 MOCVD原理及优点

2.2.3 W CVD工艺原理及优点

2.2.4 小结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设备介绍

3.1.1 DEGAS除水汽腔简介

3.1.2 Pre-clean反应腔简介

3.1.3 IMP PVD沉积腔简介

3.1.4 MOCVD沉积腔简介

3.1.5 W CVD沉积腔简介

3.2 薄膜测试仪器介绍

3.2.1 方块电阻Rs测试仪器简介

3.2.2 俄歇电子能谱仪

3.2.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2.4 光学式薄膜厚度测量仪

3.2.5 薄膜应力测试

3.2.6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3.2.7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3.2.8 固体颗粒和产品缺陷侦测

3.3 小结

4 工艺实验内容

4.1 晶圆预清理工艺实验内容

4.2 钛薄膜工艺实验内容

4.3 氮化钛薄膜工艺实验内容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晶圆预清理工艺实验分析

5.2 Ti/TiN工艺实验分析

5.2.1 钛薄膜厚度实验结果

5.2.2 氮化钛薄膜厚度实验结果

5.2.3 氮化钛钛薄膜厚度实验结果

5.2.4 小结

5.3 失效机理复制实验

5.3.1 钛/氮化钛复合膜实验

5.3.2 复合膜N2/H2处理实验

5.4 改进工艺方案

5.5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之下,集成电路工艺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目前45nm工艺已经成为半导体技术的主流。金属钨拥有的良好化学稳定性和抗电迁移能力。因此钨栓工艺仍然是45nm节点中连接器件源/漏、栅极和金属互连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钨栓工艺必须配合Ti/TiN沉积工艺来使用。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减小,孔洞深宽比(AR)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钨栓工艺正面临巨大的技术难题。
  本文基于45nm工艺技术,介绍沉积Ti/TiN薄膜所使用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MOCVD)和离子化金属沉积技术(IMP PVD)。深入探讨深亚微米器件中涉及的钨栓工艺及其相关的Ti/TiN薄膜阻挡工艺技术整合的难题。
  通过实验表明:优化后的Ti/TiN沉积工艺能更好地与钨栓工艺整合在一起。拥有更低的接触电阻,有效降低器件的电阻-电容延时(Contact RC delay),大大改善半导体器件硅化物与钨栓接触稳定性,并且大大提高产品最终的良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