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合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的分离与检测
【6h】

混合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的分离与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背景

1.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向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油酸、亚油酸的概述

2.1.1 油酸的物化性质

2.1.2亚油酸的物化性质

2.1.3 油酸、亚油酸的用途与来源

2.1.4油酸、亚油酸的生理药用价值

2.1.5油酸、亚油酸的市场情况及分析

2.2油酸、亚油酸分离技术

2.2.1蒸馏法

2.2.2有机溶剂分离法

2.2.3尿素络合分离法

2.2.4表面活性剂乳化分离法

2.2.5超临界萃取分离法

2.2.6衍生物分离法

2.2.7吸附分离法

2.2.8色谱分离技术

2.3油酸、亚油酸的测定

2.3.1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的组成

2.3.2液相色谱分析脂肪酸的组成

2.3.3脂肪酸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第三章实验部分

3.1 主要原料与仪器

3.1.1 主要原料

3.1.2主要仪器

3.2实验步骤

3.2.1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

3.2.2油酸和亚油酸的分离

3.2.3工艺流程

3.2.4分离产物的甲酯化

3.3检测方法

3.3.1气相色谱条件

3.3.2质谱条件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4.1混合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方法

4.2原料脂肪酸组成

4.3预处理工艺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4不同溶剂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5溶剂用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6梯度冷冻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7冷冻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4.8小结

结论与今后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油料作物在压榨得到植物油脂时产生的油脚废料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酯,经过水解真空精馏可以回收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液体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较高,分离提纯这部分亚油酸对于油脚废料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研究即是针对此方向开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主要的工作如下: ①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确定了液体混合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其中亚油酸50.58%,油酸40.75%,棕榈酸5.66%,硬脂酸3.01%。 ②研究了液体混合脂肪酸的冷冻结晶预处理工艺。在0℃下结晶分离后混合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为亚油酸78%,油酸16%,棕榈酸4%,硬脂酸1%,亚油酸的含量明显提高。 ③研究了梯度冷冻萃取结晶分离预处理后混合脂肪酸的分离工艺,较佳的工艺条件是:脂肪酸:溶剂=1:1;结晶温度梯度:(0℃,-25℃,-35℃);冷冻时间:6h;混合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为亚油酸85.33%,油酸11.51%,棕榈酸0.79%,硬脂酸2.35%;得率为68%;亚油酸回收率58%。 ④改进了混合脂肪酸的检测方法。在传统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测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次酯化的方法。 ⑤利用气质联用将脂肪酸甲酯的峰位置(保留时间)与脂肪酸甲酯的种类对应,为气相色谱检测混合脂肪酸提供了依据。 本课题是以棉籽油脚回收的液体混合脂肪酸为原料,所得到的亚油酸分离工艺,对于其它油料作物中亚油酸的分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