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中英虚拟语气的时、体、情态互动的对比研究
【6h】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中英虚拟语气的时、体、情态互动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前,英语虚拟语气在教学中造成困难,对此,之前国外学者针对英语虚拟条件句已经进行了研究:多数学者仅从概念上定义了虚拟语气,并研究了其基本的句法特征,或仅仅指出了英语虚拟句的语用功能,但仍存在局限性:并未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虚拟句真正形成的认知基础以及将两种语言的虚拟句进行对比。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人类对世界进行感知和划分的重要基础”,将被用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该理论中所提到的范畴中成员的典型和非典型性特征,以及范畴边界的模糊性等特征,英语“时”的非典型特征,汉语中“情态”中一些成员的典型和非典型用法,以及英语中时和体的互动,汉语中体和情态互动的认知模型将会被构建,以分析两种语言时、体和情态互动的差异。
  本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英汉虚拟语气中的时,体,和情态三者相互间的互动关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时、体和情态将分别被看作变量以研究其在两种语言中互动的差异;
  (2)探究这种互动是否会影响整个虚拟条件句产生不同的语义,并比较这种影响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
  经过大量的语料分析,本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为:两种语言的虚拟条件句确实可以通过分离出其中的时,体和情态成分,以模型构建的方法发掘其隐含的互动认知机制:英语中主要为过去时和一般体以及完成体的互动,汉语中为经历体,完成体和进行体与情态的互动;并发现英语的虚拟句的语义取决于主、从句各自时和体的互动,而汉语虚拟句的语义取决于三种体与不同情态动词的互动。
  此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主要在于,通过讨论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时,体和情态及其之间的互动的对比关系,加深读者对于两种语言差别的认识;对于虚拟语气的认知阐释可以为国内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解决传统语法中虚拟语气的难点.并从理论上推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除此之外,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并未能对两种语言虚拟语气进行量化研究,且文中的模型构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对其进行改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