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展示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自我展示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1 选题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实验设计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分析国内外关于自我展示的影响因素

2 自我展示概念诠释

3 自我展示的分类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接发球抢攻技术训练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展示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实验二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有观众情境下自我展示水平对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实验三 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自我展示水平对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第四部分 总结、启示与展望

1 总结

2 研究启示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迅速发展并引领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方向。国内乒乓球训练理论与运动实践在不断创新,推动了乒乓球运动训练的不断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在实施“大球”和“十一分制”新规则以来,乒乓球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技战术水平相当状态下,运动员的临场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自我成就动机、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献检索表明,在国内外乒乓球训练的研究领域无“自我展示”之说,实质上在乒乓球运动实践中早已有了“自我展示”之实。鉴于此,笔者将国内外关于“自我展示”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成果引用到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抢攻训练研究之中,并通过实验揭示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展示水平与接发球抢攻成功率的关系,旨为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抢攻技术训练和提高其临场自我展示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训练参数。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分析国内外关于影响自我展示的因素、自我展示概念的诠释和自我展示的分类。
  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实验1,接发球抢攻技术训练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展示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运用《自我监控性问卷》和《自我成就动机问卷》对高、中、低三个自我展示水平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3个月的接发球抢攻技术训练的前后自我展示水平的测试。结果表明,全体被试自我展示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低自我展示水平组被试的自我展示水平提高的幅度最大,高、中自我展示水平组被试的自我展示水平提高的幅度较小,这说明单纯的乒乓球技术训练对低自我展示水平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临场自我展示影响较明显。实验2,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有观众情境下自我展示水平对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观众比赛情境下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比无观众比赛情境下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自我展示水平组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有观众比赛情境下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高,其次是中自我展示水平组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而低自我展示水平组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最小,这说明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接发球抢攻技术自我展示程度受临场观众行为的影响。实验3,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自我展示水平对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展示水平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正常状态下比在疲劳状态下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高,其中,高自我展示水平组和中自我展示水平组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正常状态下比在疲劳状态下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高,且存在显著差异,而低自我展示水平组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正常状态下比在疲劳状态下的接发球抢攻成功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临场疲劳状态影响其接发球抢攻技术的自我展示水平,尤其是对高自我展示水平和中自我展示水平的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影响更大。
  第三部分是总结,主要探讨了实验部分的研究结果、存在的问题,归纳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展望了研究的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