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6h】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现状

2.3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6 研究过程

4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4.1 运用的可行性调查结果

4.2 探究活动的类型

4.3 教学实践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对初中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5.2 分析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学生对生物(探究)的态度及认识调查问卷

附录B 观察青蛙生殖和发育的记录资料

附录C 期末考试成绩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力图通过探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笔者通过分析CNKI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发现探究式教学在生物教学运用中主要面向高中阶段,缺乏在初中阶段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分类的研究。且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对理论如何指导实践没有详细的论述,不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详细指导。
  根据探究活动的方式不同,本研究将探究式教学分为实验类、资料类和交流类。以冀氏中学初二(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为研究材料,探究式教学的不同类型为教学方法。于2014.3—2014.7在冀氏中学展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表明:1)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实施的可行性2)探究式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极显著提高学生的生物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3)一学期的探究式教学虽能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但达不到显著性水平。
  笔者从三方面分析导致该影响的原因:1)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结构主义为基础分析学生成绩提高的原因。2)从兴趣方面分析学生对生物学的态度有所提高的原因,以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时间的长短分析学生的生物学态度没有显著性变化的原因。3)以终身学习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提高的原因。以期通过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孙丽;

  •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生物)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闫桂琴;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生物;
  •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初中生物; 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