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母语思维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6h】

母语思维对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Abbreviations

声明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General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ransfer

2.1.1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2.1.2 Theories concerning transfer

2.2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2.2.1 History of CAH

2.2.2 A brief comment on CAH

2.3 Error Analysis

2.3.1 Views on the definition of error

2.3.2 Procedures of EA

2.3.3 Related researches from abroad

2.3.4 Related researches in China

2.3.5 A brief comment of EA

2.4 Interlanguage

2.4.1 History of Interlanguage

2.4.2 Nature of Interlanguage

2.4.3 Sources of Interlanguage

2.5 Transfer of the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3.1 Introduction

3.2 Research questions

3.3 Subjects

3.4 Instruments

3.4.1 Writing samples

3.4.2 Interview

3.5 Procedure

3.5.1 Writing samples collection

3.5.2 Data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3.5.3 Interview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Introduction

4.2 Results from the interviews

4.3 Results from data collection

4.3.1 The frequency of the occurrence of Chinglish expressions

4.3.2 The frequency of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4.3.3 The location of the topic

4.3.4 Summary

4.4 Discussion

4.4.1 The causes of thinking in Chinese

4.4.2 Chinglish expressions

4.4.3 Chinese sentence patterns

4.4.4 The location of topic

4. 5 Summary

Chapter Fiv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to teaching writing

5.1 Contrastive analysis

5.1.1 Introduction of contrastive thinking patterns in class

5.1.2 Introducing Lexical Transfer in Class

5.1.3 Introducing Syntactical Transfer in Class

5.1.4 Introducing Contrastive Discourses in Class

5.2 Acquiring vocabulary

5.3 Encouraging the students to read and write

5.4 Correcting of the writing

5.5 Using diction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Grading Standard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最近几年中,许多研究者发现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思维模式对人们学习外语有负迁移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出现的三类与汉语思维模式相关的错误,来探讨其与思维模式的联系,并以此来指导英语作文教学。 论文首先对负迁移的不同理论观点进行了综述。一开始,研究者们将负迁移理解为干扰。行为主义者认为干扰是旧学习习惯阻扰新习惯的学习,会产生错误,学习者出现的错误都是由干扰造成的,于是语言学家们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来预测干扰的发生。但是实践研究的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错误都是由干扰造成,干扰错误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错误分析的结果对负迁移的地位提出了怀疑,认为负迁移只是一种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中作用很小,应被忽略。这样负迁移的地位被弱化。而现在普遍接受的说法认为负迁移很复杂,只有在认知的框架中才能得到很好地解释,因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依靠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根据信息理论连接论的观点,在学习二语之前,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着母语,有其固定的概率型式:母语使用的时间越久,其概率型式被激活的机会越多,被强化的程度就越高。学习外语,碰到跟母语不同的成分,容易激活已经顽固存在的母语型式,导致负迁移,这种不同的型式会阻碍外语的正确使用,造成学习困难,影响学习速度。而且外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母语学习的不一样。在人们学习另一种语言之前,头脑中已存在着母语认知图式。在学习过程中,基于有限的二语词汇和语法,他们不知道如何以新语言的方式组织新的语言,就只好迁移母语来理解和表达新语言直到新的二语图式的形成。这样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习惯依赖母语知识学习二语,实际上是母语语法的扩展学习,而不是建立新的二语语法,很容易产生负迁移-。只有二语图式建立之后,才能摆脱母语的影响,新的认知图式最终建立。 本文旨在探讨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写作与母语思维负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写作中所犯错误的各自特点,以定量研究为主,以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力图从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这两个角度探讨母语思维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首先,文章从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思维负迁移进行了深刻而又细致的分析。根据得出的结果,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负迁移存在于语言学习的各个层面。2.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受母语思维的干扰越来越少。3.由于不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多数学生并没有在文章开始的时候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写作中犯错最多的地方。4.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文章中过多的使用了汉语句型。5.较高英语水平和较低英语水平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中式英语表达和主题表达这两个方面,从数据可以看出英语掌握的好的学生在这两方面犯错较少。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克服负迁移的教学启示,包括一下几点:(1)就英汉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2)帮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词汇;(3)鼓励学生多读多写;(4)给学生适当的语言输入;(5)采用合理的批改作文的方法;(6)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字典。以此使学生了解中、英语言的差异以及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英文写作水平。

著录项

  • 作者

    孙福珊;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珏纯;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写作、修辞;
  • 关键词

    母语思维; 英语写作; 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