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
【6h】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之心缺失的倾向

1、不能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2、不能感谢老师培育之恩

3、不能感谢他人相助之恩

4、不能感谢自然赋予之恩

5、不能感恩于生命

(二)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存在缺陷

1、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2、学校教育功能的片面化

3、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学校德育评价的不全面

4、中学语文教师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淡薄

5、生命教育缺失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依据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1、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2、与中学语文学习活动相关的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二)语文课程性质与特点

1、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2、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意义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1、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符合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

2、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的要求

3、符合语文教材与语文学科教与学的特点

4、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则

1、以语文学习为主体,课堂教学为重点的原则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原则

3、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中心,全方位、立体化的原则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1、坚持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潜移默化

2、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3、教师要关爱学生,以身为范,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4、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践行的机会,让其体会感恩之道

5、教师要参与营造和优化感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人生在世,哪个人不曾受人恩惠;民族林立,哪个民族不曾受到恩惠。“施恩勿念,受恩勿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近些年来,社会上有许多人却受人恩惠不能感恩,甚至恩将仇报,这种风气已经影响到了当代中学生,一些中学生也表现了同样的思想与行为。因此,加强语文课的人文功能,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重要任务。本文从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现状出发,结合语文教学、学习与活动,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必要性、重要意义、可行性以及如何实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列举了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感恩之心缺失的种种倾向与表现,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这些原因当中,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师不能充分运用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活动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依据。着重分为中学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两部分来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和由课外阅读、写作、校园文学活动、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组成的与整个中学语文学习活动相关的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组成。通过详细的分析,充分论证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价值取向主要从感恩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完整的人,实现个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和谐的角度来论述。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则着重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符合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符合学科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德育主战场的要求;符合语文教材与语文学科教与学的特点;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四部分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要坚持以下原则:以语文学习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原则;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中心,全方位、立体化的原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主要有以下方法,坚持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潜移默化;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教师要关爱学生,以身为范,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践行的机会,让其体会感恩之道;教师要参与营造和优化感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通过这些原则与方法的论述,充分证明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可操作性。 总之,感恩教育是中学生必须接受到的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学生人格、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必由之路。而充分发掘中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