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三重表征的教学设计——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6h】

基于三重表征的教学设计——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问题的提出

1.1“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价值

1.2化学三重表征的重要性

2研究目的与任务

2.1研究目的

2.2研究任务

2.3研究方法

3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综述

3.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综述

3.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研究综述

3.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综述

4研究的理论基础

4.1表征含义

4.2化学学科的三种表征形式

4.3三重表征含义

5基于三重表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5.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分析

5.2知识价值分析

5.3三重表征的分析

6“氧化还原反应”学情分析

6.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探查

6.2教学目标分析

6.3教学重点和难点

7教学设计的实施

7.1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

7.2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8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往往还停留在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而以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的学习化学,因为物质在宏观上的变化体现了其性质,物质的结构、组成等微观理论很好的解释了物质的性质,化学符号从微观上科学、简明的表达了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符号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论文在综述“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三重表征作为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教学内容、学生知识基础和教学难点,然后进行了基于三重表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为检验该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设计方案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在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作者采用在实验班进行以三重表征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在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之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成绩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班进行三重表征的教学比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取得的成绩显著,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进行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转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会学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