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题式教学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研究
【6h】

主题式教学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现状分析

2.3 理论基础

第三章 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构建

3.1 高中信息技术实施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2 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3 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设计的构成要素分析

第四章 主题式学习网站开发

4.1 主题式学习网站在主题式教学中的作用

4.2 主题式学习网站的功能与结构

4.3 主题式学习网站的内容

第五章 主题式教学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5.1 教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5.2 教学实施过程分析

5.3 实验前学生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5.4 实验后学生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5.5 教学实验过程观察和调整

5.6 学生学习成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反思

6.3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学科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包含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最终都体现在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上。主题式教学是一种真实情境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主题式教学引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索其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益的尝试。
  为了检验主题式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内容的研究:(1)结合当前教育背景,使用文献研究法查找了跟本研究相关的中外文献,对“主题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主题式教学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作了研究现状分析和综述,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2)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主题式教学”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了概念界定,并分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3)在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实施主题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在对现有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构建了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促进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4)按照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设计开发了主题式学习网站支持教学实验的实施;(5)根据实验方案,选取了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一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实验法进行了为期十五周六个主题的教学实验;(6)使用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并做了数据分析,同时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符合问题解决的内在过程和规律,有利于发展问题解决能力;(2)动态化的主题式学习网站能引领学生有效学习,实现交流协作,有助于实现问题解决;(3)主题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本文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在信息技术学科实施主题式教学,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同时,本研究也存在研究样本代表性不强、周课时数少等不足。希望未来的研究能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完善信息技术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