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物课故事导入的理论和实践
【6h】

高中生物课故事导入的理论和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2故事导入概述

2.1概念界定

2.2故事导入的理论基础

2.3故事导入的作用

2.4故事导入的设计

2.5故事导入的策略

3故事导入案例的设计

3.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3《遗产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3.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3.5《细胞器——细胞内的分工合作》

3.6《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3.7《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3.8《细胞的分化》

3.9《遗传因子的发现》

3.10《基因在染色体上》

3.11《伴性遗传》

3.12《DNA分子的结构》

3.1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14《染色体变异》

3.15《人类遗传病》

3.16《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3.17《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由来》

3.18《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19《群落的结构》

3.20《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2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2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3《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故事导入的评价

4.1《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故事导入的评价

4.2《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故事导入的评价

4.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故事导入的评价

4.4《细胞的分化》故事导入的评价

4.5教师访谈及分析

5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研究体会

5.3不足及有待深入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2001年新课改拉开序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专家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故事导入对于完成生物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关于课堂导入的理论研究接近于成熟,而关于课堂导入更具体的分支——故事导入研究的并不深入。在教学实践上,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生物学课堂上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仍然普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教师意识到故事导入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找不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主要利用了文献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进行本研究的原因和意义,国内外关于本领域的研究情况,说明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故事导入概述,首先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叙述了高中生物进行故事导入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提出了设计故事导入时要考虑的方面以及如何实施故事导入。
  第三部分故事导入的案例设计,结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取了合适的内容进行故事导入的案例设计。
  第四部分故事导入的评价,从学生访谈、课堂观察、教师访谈三个方面对实施的故事导入进行总结评价。
  第五部分结论。
  综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中学生倾向于听有戏剧化情节的故事;第二,故事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故事导入内容要切合主题,重点突出,联系实际;第四,高中生物课堂进行故事导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